越過山丘,才發現無需等候

Part 01

越過山丘 遇見自己

李宗盛寫《山丘》,用了十年,從2003到2013。從最初的旋律跳入腦海,到最後,將人生感悟盡書詞中。

都說《山丘》是李宗盛最難唱的一首歌。難唱,是因需注入情感,背後是人生。難唱,是因它的旋律總是若即若離,有根線牽著,卻又無法觸碰。難唱,也是因為,往往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們已有三期同學,跟隨築基課程,通過兩年的不負光陰而畢業。已然越過了一個又一個山丘。不同的是,在越過山丘的路途中,我們不像歌裡唱的那般充斥著孤獨、無奈與不安的情緒,反而是有同伴有嚮導,領略了各種風景的同時,越發安定,心生歡喜。相同的是,確實,越過山丘,依舊“無人等候”。但我們已懂得釋然,也“無需等候”。因為我們已懂得,原來人生有時需要選的是獨木橋,而那個需要等候的,也不是別人,而恰是那個久違的自己。認識自己,找到方向,還要繼續出發,不斷的越過山丘。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當大家踏上中醫之路時,徐老師即在不停的提醒大家,醫學是一座大山,我們需要心存敬畏。這條路是要用一生去感悟,要不斷、不懈的“學修習行”。十年,先跟定,再爭取跟上。

大家可能有發現,厚朴的課程在招生簡章裡都會先給大家明確學習目標,即方向,為“道”。因為我們深知,只有先確立了每個人心中篤定的“道”,才可能“道生一”,乃至“生萬物”。從“眼裡有光,手裡有氣,胸懷溫情,心存敬意”,到“專注、穩定、深入、持久”,是厚朴給大家設計的路線。雖然醫學是一座讓人敬畏的大山,但相信大家通過厚朴課程的學習,可將大山分解為一座座山丘,在厚朴老師和同學的陪伴下,越過山丘,遇見自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