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脆皮先生(ID:cpxs2009)
夏天剛開始沒多久,擔心的事情就發生了。
這幾天,全國溫度都在飛昇,廣東一地已經達到了38度的高溫。
這樣的天氣,命都是空調給的,正常人都難以忍受。
一個懷孕20周的準媽媽,上週突然呼吸困難,小便失禁,直接住進了ICU。
無它,中暑了。
這麼熱的天,家裡還有身體虛弱的孕婦,為什麼不開空調?
不是沒有,而是家裡有一個奇葩婆婆。
為了省電費,她堅持不讓把空調打開。
結果呢?
這一次ICU的費用,不知道能夠交幾年的電費了。
更可怕的後果是,差點一屍兩命。
經歷這次驚心動魄,兒媳也終於下定了決心:出院就搬出去住,不再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婆婆的手裡。
怕空調浪費電,冬夏都捨不得開,這是很多長輩的通病。
他們吃多了苦,習慣了節省,可以理解。
可一次次事故,無一不在告訴我們:
你以為的省錢,不是真的省錢。
你以為的節儉,有時候甚至要命。
去年夏天,江蘇一個67歲的大媽,同樣給我們上了一課。
她的情況更危急。
熱射病突然暈倒,體內多臟器被高溫蒸煮。
醫生拼盡全力把她從死神手裡救了回來,但一系列後遺症,需要住院治療許久。
空調費和EICU費+住院費置換,怎麼算都不對等。
看過一句話: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不要等悲劇真的發生,才恍然頓悟:
人這一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貴的。
省下的小錢,都是要用花大錢置換的。
同一個世界,不止有同樣不捨得開空調的長輩,還有一樣不捨得扔剩飯的父母。
每次回老家,打開家裡的冰箱,裡面總是塞得亂七八糟、滿滿當當。
吃剩的饅頭,炒菜,已經爛掉的水果,各種味道混在一起。
更誇張的是,快半年的花生瓜子,過年時候買的肉,都還佔據著冰箱的很多位置。
每次勸媽媽扔掉,她都堅持“東西放冰箱裡又不會壞。”
前段時間,江蘇南京的王先生,終於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他偷偷把媽媽冰箱裡的20多斤的陳年凍肉,全扔掉了。
王先生的媽媽有多誇張?有些東西她能在冰箱一放一年半。
別說味道不好,甚至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這件事情不算大,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專吃剩菜,好菜也放壞的公公。吃出問題,然後花錢去看病。
同事老公,剩飯有味道還繼續吃。結果暈倒住院,一針進口針6000塊。
吃了沒有熱透的冰箱剩菜,家裡老人顱內感染,最後器官衰竭去世了。
有一種買菜方式,叫“吃舊菜,把新買的菜再放舊。”
有一種吃飯方式,叫“先吃隔夜飯,結果每天都吃隔夜飯。”
如此過度節儉,陷入的是花了錢,卻永遠吃不到新鮮菜的惡循環。
有一個很著名的定律:“爛梨定律”,就是在說這種現象。
你買了一箱梨子。怕浪費了,每次都是先挑壞的那個吃。
等壞的終於吃完了。
你想再去拿好的吃,結果,好果子也早都爛了。
如果你先吃好的,起碼可以吃一半好的。
可你先從爛的開始,最後就是你吃了一箱爛梨子。
你的初心和目的,本是節儉。
可這樣的節儉,除了帶走你的健康,什麼都不會留下。
除了拖垮你的生活質量,任何價值都沒增加。
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或事,都有一個沉沒成本。
可如果你過分執著於精打細算,就要付出遠超這個成本的代價。
你以為的“聰明”,也變成了降智。
看過這樣一個無語又不得不“佩服”的故事。
網友媽媽花19塊9買了一個電熱水壺。
看這價格,就知道質量如何了。不出所料,用了一個月就壞了。
媽媽去檢查問題,發現水壺好好的,就是下面的加熱座壞了。
於是,她花10塊錢,不知道在哪買了一個底座回來。
原配都不頂用,組裝的效果可想而知。
沒撐過一個月,它又壞了。
媽媽不死心,又買來一個底座,還是10塊錢那種。
這個算爭氣的底座,挺了一段時間,結果把水壺熬壞了。
水壺的壞,是蓋子直接掉了的那種。
媽媽就這樣堅持無蓋燒水,直到有一回手被水蒸氣燙傷,不情不願又花12塊買了一個新水壺。
結果,底座又又又不行了。
媽媽很生氣,但她仍然沒放棄。
轉頭找到了一個電工朋友,自己接了一條插座,總共5塊錢。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比買了壞,壞了再買,可怕多了。
自己接的插座,直接開始漏電了。
擔心再出現問題,網友趕緊去商場買了一個全新的,有品牌的燒水壺送過去。
媽媽卻放著新的不捨得用,又用起來原來那個。
這回,電線都燒壞了,幸好發現及時,只是燒焦了桌子。
媽媽卻落下“後遺症”,再也不敢用燒水壺了。
看完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只剩一聲嘆息。
有句俗語,“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這個媽媽卻不知不覺把西瓜和芝麻,全丟了,還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狼狽不堪。
因為你越害怕吃虧,越不肯及時止損,就會陷得越深。
結果不是省了錢,而是讓沉沒成本越滾越大。
最後,你也會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的精氣神和幸福感,也在這個無意義的拉鋸過程中,早被奪走了。
中國人向來以勤儉節約為生活美德。
但任何一種無用的節儉,等於的都是浪費。
我看過最有味道的省錢方式:把小便攢起來,留著衝大便。
我看過最常見的省錢方式:為了省兩塊公交車費,走回家路上口渴,買了一杯15塊的果茶。
我見過最貴成本的省錢方式:生病不看,熬出大病。
我見過最難改的省錢方式:水果捨不得吃,放壞了才吃。
我們從不追捧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
去大手大腳花錢,去沉迷奢侈品。
可勤儉不等於吃苦,節約萬不可用健康為代價。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用好的,用到它物盡其用為止,不是鋪張浪費。
而是讓好物滋養生活,滋生出小確幸,是把屬於自己的福氣及時收割走。”
夏天的空調,新鮮的水果,可口的飯菜……
不過是在用很小的成本,給予我們最大的享受。
每天鑽牛角尖式把錢花在刀刃上的人,反而早晚要把錢真的花在刀刃上。
節儉有度,消費有節。
否則結果往往過猶不及,事與願違,得不償失。
“寧吃仙桃一口,不啃爛梨一筐。”
放棄那些無用的節儉吧。
它們不該捆綁住我們的手腳,破壞掉我們的健康,消耗盡我們本就不多的幸福感。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