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古人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是沒有道理的。
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非常適合吃生薑,生薑性溫,溫能散寒,像個小火爐,幫我們把脾胃裡的寒散出去,把脾胃暖起來。生薑的這一作用,古人解釋為溫中散寒。
夏天天氣炎熱,我們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氣候上,認為天氣熱就不應該再吃溫熱的食物,實際上我們忽略了一點,就是人體本身。有一種說法叫天人合一,中醫是這樣理解的:人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人體是隨著大自然在不斷自我調節的。
夏天的特點是熱,陽氣旺,陽氣雖然旺,但偏於散,人體的陽氣也要跟著這個節奏,也要浮散於外,這就導致了兩種現象,一方面腠理開洩,毛孔開放;另一方面,身體裡面的陽氣變少了。而且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陽氣還會繼續升發。
再看此時的寒邪也早已蠢蠢欲動,夏天最容易生寒的是空調,空調帶來的寒氣沿著毛孔很容易就進來了。還有冰鎮飲料和瓜果也都屬於寒涼之品。寒氣一天比一天甚,積壓在身體裡,就會損傷脾胃,損傷受損。換句話說,外面多一分熱,內裡就多一分寒。由此可見,夏天吃點生薑對脾胃是有好處的。
生薑的用途其實很廣,烹飪的時候會用到它,吃了生冷的食物引起腹痛腹瀉會用到它,受寒感冒了也可以用生薑煮水喝,寒氣一散出去,身體就舒服了。就體質來講,女性比男性更偏於虛寒,所以在古代,古人還會把生薑用線串起來,掛在女孩子胸前,昇陽除穢,稱為女佩姜。另外,生薑還能止嘔,能開胃,在寒溼困脾,食慾不佳的夏天把胃口打開。
本身是食物,可以食用,但是又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可以調理身體,溫暖我們的脾胃,所以生薑是藥食同源的平和之物。
在食用生薑養生時,一般會用醋泡一下,醋是酸的,酸在中醫裡頭代表著收,有收斂收澀之性,經醋泡過之後的生薑,一來,辛辣味減輕了;二來,生薑的燥烈之性也得到緩和,不容易上火。
方法:生薑洗淨,去皮,切片,晾乾水分,找一個合適的容器,倒入適量陳醋,沒過薑片就可以,依據個人口味,加一點紅糖,攪拌均勻,最後放入薑片,蓋好蓋子,密封一個星期。
春秋時期,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孔子,孔子的養生理念就是“不撤姜食,不多食”,每天都要吃一點生薑,但不多吃。
所以生薑雖然好,但一次不宜吃太多,一般建議在早上,吃3-5片就可以了。
長按二維碼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