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大家徐榮齋:從4方面總結的“婦科望診”心得

婦科大家徐榮齋:從4方面總結的“婦科望診”心得

中醫書友會
第355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 徐榮齋先生是婦科巨擘,在70年代,先生有感於“婦科尚無四診專輯,只有零碎的片段文字”,所以彙集“前人各書的婦科診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並增入近人學說。”望形色、望舌苔、望耳目口鼻、望呼吸四項介紹婦科望診,細緻入微、去偽存真,全文共計6000餘字,值得收藏,時時翻閱。

除了本文“婦科望診心得”外,徐老尚有婦科“聞、問、切三診心得文章,文章篇幅也很長,大家可以投一波票,想看的話,小編這就編輯安排上。 (編輯/居業

婦科望診心得

作者/徐榮齋


徐榮齋,字國椿,晚年自號三補老人。生於1911年,卒於1982年,浙江紹興人,先生師從名醫楊質安先生。又曾問業於曹炳章先生,析疑問難,虛心求教,深得曹先生的賞識,遂成忘年之交。先生治學嚴謹,博覽群書,勤於著述,崇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中醫經典著作,特別是《內經》有較精深的研究。著有《重訂通俗傷寒論》、《婦科知要》、《內科精要彙編》。

“望診”對診斷疾病有參考價值,我常認為望診,可得病情三分之一。下面根據婦科臨床經驗,結合前人學說的精華部分,分四方面寫出,作為婦科望診專篇。

一、望形色

形,是身體的形態;色,是皮膚和顏面的色澤。從形態與色澤的外部表現,可以幫助瞭解內臟功能是否正常及其所發生的各種病象。凡婦人初次就診時,除患長期內傷病、嚴重血崩或孕在三個月以上的,均有特殊形態可一望而知者以外,其他體質與病型,約可分為如下七種:

1、肥胖型

其人除肥胖外,膚色比一般白潤,肌肉脂肪豐滿,掌厚、指短。外表看去似健壯,但仔細觀察,氣虛或脾虛的實際情況是存在的。如動則氣急,容易出汗,頭暈腰痠;個別婦女還不易受孕。
臨床上見到這一體型,多伴有脾溼內滯,頭重肢重,或多痰,或多白帶,挾肝熱則煩悶,頭脹;陽氣虛的還有明顯的畏寒現象。

2、陰虛火旺型:

其人肌肉瘦削,面色似蒼老,皮下脂肪缺乏,皮膚乾燥或乾熱,睛光流利,唇色鮮紅,掌心熱或午後潮熱,常訴耳鳴暈眩、口乾乾咳,夜間盜汗;甚則影響月經失調。月經一般先期而量少,也有先期而量多的,病勢進行時,則見經血乾澀。

3、氣血虛弱型:

身體瘦削,肌肉不結實,面色蒼白少紅潤,皮膚枯燥不潤澤,手掌肌肉菲薄,甚則掌心凹陷,指甲及口唇色淡白不紅潤;伴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體力容易疲勞,經常有畏寒感,或發低熱。此種體型,病久失治,有誘發虛損,肺勞可能。

4、肝氣鬱結型:
形體多黃瘦,面部隱隱帶青,額顳部青筋微露,但不綻凸,或頸部兩側有淋巴結節,精神鬱悶,不容易衝動,少食則易飢,多吃則脘中氣悶,有時兩脅脹滿,時欲太息(呼長氣),舌中心多現直紋一條,初起只一線,日久則紋漸深闊,至成溝形。

伴此而見者,月經先後無定期,經行欠暢,經色瘀暗,腹部隱痛,脘痛、心悸、髒躁、多悲諸證。中年婦女,多見月經前兩乳(膺部)脹痛,甚則手不可觸。亦有因此而成不孕症的。

5、肝熱脾溼型:

面部潮紅兼油暗色,精神容易激動,性情急,說話快,不耐繁勞,多動多走則氣浮乏力。體型比肥胖型瘦小,但缺乏結實感。唇色及舌邊色紅,舌苔白膩或黃膩,口燥不欲飲。常訴脘悶多煩,肢重力弱,帶下黃白色,月經先後無定期。頭脹、頭暈和腰痠,是本體型的常見證。

6、脾腎陽虛型:

體胖而不結實,肌肉柔軟,面色及皮膚㿠白少華,或現虛腫,眉毛稀疏,唇色及指甲不紅潤,舌質浮胖色淡,少氣乏力,形寒,或背部惡寒,衣著多於一般人。
行動遲緩,走快步則氣浮,或氣促;經常腰痠背痛,食慾欠振,大便時溏,月經後期,經量少,色淡,腹痛隱隱,帶下清稀,且多患不孕症。

7、肝腎久虛型:
身體營養障礙,體力不振,飲食少,肌肉瘦削,膚色萎黃乾枯,特別面部呈灰暗色,耳輪癟薄、色黝黑,精神沉鬱,無興奮感,呈現特異的衰頹狀態;甚則有皮下水腫現象。
此類病型,多數月經閉止不潮,如發現陰道經常出血,白帶增多,有惡臭,下腹部時痛,或面胕及下肢浮腫,應考慮是否宮頸癌或宮體癌。

以上七種病型,為婦科臨床中所常見,特提出以作參考。

傳統說法,認為觀察形色,主要從肌膚骨肉及面部色澤等方面著眼:

從肌之滑澀,知津液的盛衰;

皮膚之疏密,知營衛的強弱;

肉之結實與弛松,知脾胃之是否運化;

筋之粗細,知活動力之強弱;

骨骼之大小,知腎精之充盈或虧耗;

指甲之枯脆與潤澤,知血之多少;

手掌之厚薄,知大肉之存削。

至於面色,總以明朗紅潤為正常,灰暗枯萎為病徵。感受外邪發熱病,面色不妨油滯,病久正虛,只宜瘦削清癯。如果邪熱熾盛,而面白少神,久病陰虧,而面色鮮豔;都不是好現象。

面色有隱隱帶青,目眶上下有煙煤色,可能患肝強脾弱,氣分和血分都有鬱結,腹脅部會有症瘕痃癖,導致月經不調,或痛經或閉經。

面色灰暗(面塵),有虛實兩證:虛證多因久崩久漏,肝腎虧損,常伴有頭暈、耳鳴,腿脛無力,腰痠帶多等證狀;實證多因燥邪所傷,幹血內結,常伴有腹脹、口燥,肌膚乾燥如魚鱗狀。

面色灰黑,形容枯槁,見於久病腎氣將竭,如子宮惡性腫瘤後期,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的疾患等。

另有面赤、唇紅而出現高熱,一般多是熱性病進展期,如伴下腹痛,考慮急性盆腔炎或闌尾炎;如午後兩顴潮紅,唇紅、低熱、月經閉止,或經量特少,有時腹痛,應考慮是否生殖器結核。
二、望舌苔
舌和苔應分別看:望舌,是觀察舌的顏色,舌的形態和舌的質地;望苔,是觀察舌面上苔垢的顏色和厚薄。舌以侯氣血之盛衰,苔以察病邪之淺深。至於分部,可區分為五:

望舌苔分部

①舌尖,侯上焦心肺之病

②舌中,察胃腸之病

③舌根,察下焦腎與膀胱之病

④舌旁,主要察肝膽之病(一說包括脾)

⑤舌邊,察兩脅之病

經驗證明,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而起刺;胃有積滯則舌中生黃厚苔;脾腎有寒溼,則舌根多滑膩苔;肝膽溼熱,則舌旁黃膩;肝膽虛熱,舌邊必紅。

方寸之地,部位分明,是可以參考的。清醫梁特巖說:

“舌居肺上,腠理與腸胃相連,腹中邪氣薰蒸醞釀,親切顯露,有病與否,昭然若揭,亦確然可待”

這對望舌苔而知病情,說得較合情理。

臨床辨舌,一般先看舌苔,但婦科病須先察舌質,這是個人的經驗。舌苔雖惡,舌質紅潤,不過是胃中濁穢內滯,而舌質和形態,則關係到內臟的病變、氣血的盛衰和瘀積。

因此,本文著重敘述舌質和舌形,對舌苔只略提與婦科病有關部分,其涉及傷寒、溫熱病的,各該專書均有詳細論列,這裡不攬入。既避免喧賓奪主,也表明各有重點。下面分別敘述:

1、舌形和舌質:
舌關係到內臟,已如上述。進一步從舌質上辨別病證的虛實寒熱:

辨虛實寒熱

· 虛證的舌體松、質嫩或凹陷,色淡(婦女血崩出血過多,或病程過長,多見此舌象)

· 實證的舌體脹、質厚、色紅

· 熱證的,舌體脹大滿口,邊有齒印,舌質結實,色紅或深紅

· 寒證的,舌體薄、質嫩、色淡

概括地說,舌質以脹大結實為實,舌色以鮮紅紫絳為熱,苔色以老黃為實,實與熱常混合發現;如體松、質嫩、舌心有凹縫為虛,舌色淡為寒,苔以浮淡為虛,虛與寒也容易並見。但是臨床上也有實而寒、虛而熱者,則須以全身證狀及脈象參合研究。

舌質幹者津虧,潤著正常。瘀血內部,舌色多紫暗,望之如干,摸之卻溼潤,氣虛津傷的,舌有薄白苔,望之若潤,摸之則燥。

舌質不論紅、絳,或淡白,或紫暗,總以色榮潤者為吉;不拘有苔無苔,凡舌質枯萎者都屬內傷精血之證。

舌短不能伸出,病在腦;舌強硬,運動不靈活,肝經(包括神經方面)有病變。

又如舌邊有齒印,多為脾腎不足,不少脾虛帶多的婦女,往往舌質浮胖,舌邊齒印明顯;重證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的肺、肝、腎等實質臟器疾病,也常見紅絳光剝舌。說明舌質、舌色的變化關係到內臟器質性病變。

再如急性盆腔炎患者,舌質也見胖大,苔必厚膩,在治療過程中,厚膩轉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轉;如腹痛減輕而苔膩不退,則表示病情未減,甚至會復發加劇。這也是一個佐證。

還有個別婦女,患癇厥及胃氣久痛的,舌體多有淺藍色隱隱,此係肝胃有鬱血或肝氣不舒之故。因此,凡舌面上見青藍色,皆屬血分有病,且多為瘀血證。

此外,舌色如硃柿、如去膜的豬腰,或如干縮之荔殼,其外層或潔白如雪花,或呆白如腐渣,或如嚼碎飯粒,或起糜狀小點,都是內臟精氣衰竭的嚴重證候。

3、舌苔:

舌之有苔,如溼土上生綠苔一樣。土之苔,溼氣上燻而生;舌之苔,脾胃溼熱上蒸而生。所以稱做“苔”。

平人舌上,常有浮白或浮黃之薄苔一層,夏月則較為黃厚,但不滿布和板滯。如見滿舌白膩苔,必脘中滿悶,食不下,孕婦脾胃有溼熱而氣機不舒的,每見此舌苔,即惡阻證之特有苔

舌苔黃白厚膩,或舌中灰黃,婦女下焦溼熱結滯,多見此種舌苔,其病為帶下黃白,為兩少腹部隱痛,臨床上常見於慢性盆腔炎的患者。

另有灰黑苔,在傷寒、溫熱病為裡實證和裡熱證,黑潤舌為陰寒證,這裡不敘。

婦科見黑苔,多屬血瘀;灰苔,則是血瘀而夾痰。婦人患熱性病,最容易生黑苔,這是瘀熱互結之故;特別在月經將行或月經正行及產後惡露未淨時期患熱性病,往往血與熱結或熱與血結,更易成瘀熱證而出現黑苔。

醫書上都以黑苔的溼潤細膩和燥裂起刺分寒熱,我常見瘀血黑苔,雖內有熱結而仍不起刺,(惟吸菸多的患者,黑苔易起燥刺)而必非內有真熱,不過是肺胃津傷。

產後見灰黑苔,必須考慮瘀血內結,如有惡寒發熱的,要防神昏譫語(蓄血證);無寒熱的,胸脅間常有積熱,或腹中有瘀塊,內煩而夜不安眠(瘀熱證)。

又有一種瘀積苔,舌色舌苔如常,惟舌上有紫黑斑點隱隱於膜下,或在舌邊,或在舌中,少則二三點,多則十餘點,此為有瘀血積於某處之特徵。如黑苔而舌體僵縮,語言不利,或身重不能轉側及一邊不得眠,則是重危病。

總之,舌苔無論黃白或灰黑,多數是實證,多數容易治療,如果舌質有變化,多是氣血虧耗或瘀滯的內傷病,甚則是內臟器質性的病變。這是看舌苔的概括。

三、望耳、目、口、 鼻
耳、目、口、鼻、舌,中醫書上稱做“五官”,意為聚集在面部的五個器官。它們都內通於五臟,因此我們可以從外在的“五官”,瞭解內臟的病變。望舌前已敘述,這裡談對四個器官的望診,主要是觀察目的形、色和精神,也分別談一下關於鼻、口、耳的望診。

1、肝開竅於目。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目系皆上入於腦,腦為髓海,髓之精為瞳子。

這是中醫書對目的論述。因此,目與內臟有關,而與腦、腎、肝的關係更為密切。

兒童及青年人,腦、肝、腎精氣充足,目光炯炯,烏珠與鞏膜黑白分明,視物明察秋毫,老年及內傷久病者,腦、肝、腎精氣衰弱,目少精光,睛珠不純黑,多呈黃濁色或目光昏花。
凡是目無晴光,主腎虛;神經衰弱及婦人髒躁證日久不愈者常見之。子宮大出血或產後血崩,突然感覺目不明者,陽氣脫目昏暗者,陰氣脫;均為危候。

不論胎前產後患內傷外感,目能識人者,病輕;目不識人者病重。邪實證,目不識人者,可治;氣血虧損病,目不識人者,難治。

瞳孔散大,內傷病屬神氣耗散,外感病屬裡熱盛;瞳孔縮小,是腦部血滯或腦髓損耗,也有屬於肝腎勞損的。

鞏膜有赤絲,面顴潮紅者,陰虛火旺;赤絲深紅,滿布鞏膜,為心肝兩經實熱,淡紅為虛熱);兼頭目痛為肝火上炎。鞏膜呈現深青色,為肝經鬱熱,鞏膜發黃,為黃疸,主脾經溼熱;眼胞腫,目睛黃,為久咳積熱,或妊娠嘔吐日久,脾胃虛熱上衝。

眼上簾有黑斑,眼眶凹陷,主肝脾有鬱血;眼胞上下有黑暈,多為血痰、痛經、經閉或舊有痰飲病。

目珠露突,肝氣必盛,肝陽多亢,性急多煩;眼球突出,可見於毒性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兩目斜視,為肝熱動風之漸,進一步會出現四肢抽搐,婦人胎前子癇開始多先見此證。
戴眼(兩眼平均相上視),為熱邪入腦,屬重危病徵之一。

目睛深陷,面容黃瘦無華,多是久崩久漏,為肝、脾、腎虧損之象。

眼眶凹陷,吐瀉劇烈,失水時見之。

2、鼻為肺竅(肺開竅於鼻),亦為脾之部位。

《金匱要略》有:

“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色微黑者,水氣…..;色青為痛,色黑為勞…….”

這是觀察鼻部顏色以診知疾病的開端。由於色青是鬱血,如果鼻部及四周出現青色,兼見腹痛畏寒,則是陰寒之氣挾瘀血內結,必見腹痛,經水後期或經閉,這在診斷上是可靠的,至於作為死候,則未必然。

鼻部或鼻四周色微黑,為有水氣(水氣,即痰飲,意味著胸肺部有水飲停瀦)與前條所說眼胞上下有黑暈,為痰飲同義。

鼻樑青黑色隱隱,除了痰飲,水氣外,多為脾腎虛寒,腰痠、帶下或瘀血癥瘕。所謂“色黑為勞”,色黑,指面色;勞,是慢性內傷病徵之一。主要是腎臟精氣虧損,見證始則倦怠力弱,腰脊痠痛,食少噁心;繼則頭暈眼花,失神貧血。

面色始則黃濁,繼則暗滯如青銅,如黑鉛,中醫古書稱這種病為“黑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另外,有鼻孔如煙煤筒,既乾燥、又黝黑;這是熱傷肺經,多見於熱性病高熱燔灼,肺津被爍,肺氣欲絕之候。新產婦惡露不行,或胞衣不下而瘀血上衝者,往往口鼻間起黑氣,伴發喘息與鼻衄,這是氣隨血逆,虛陽上冒所致,更為危候。

3、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所以口與唇均為脾之外候。

如脾胃運化正常,除了肌肉豐滿和結實外,口唇是紅潤的;相反則肌肉消瘦,口唇淡白少華。唇色淡白,脾胃生化之源必虛,氣血必不充,多能影響月經和胎孕,婦女後天失調之症,都從此而起。

又衝任二脈,榮於口唇。凡婦女衝任脈氣血旺盛,口唇色澤華腴,如衝任虧損,口唇色澤則枯萎或浮腫。

從口唇肌肉的健康與否,色澤的明潤與否可以幫助瞭解衝任氣血之盛衰。進一步推測子宮是否有病變,是信而可徵的。

臨床上,婦女崩漏日久,或大便洩瀉日久,除出現唇色乾枯而㿠白外,環口及面部都會出現浮腫(醫書上叫做“唇反”),甚則面色萎黃或黝黑。在這情況下,病情多不輕,還須考慮生殖器或直腸部分是否有癌變。

另一方面,如環口肌肉隱隱有青色,或唇口局部有紫暗色,多為肝脾失調,鬱血經閉,或腹部有症瘕積塊。

4、耳為腎之外竅,腎臟精氣的盛衰。

固然關係到耳的聽覺,而足少陽經脈繞耳而行,故氣血灌注也較多。

在望診中,凡耳輪紅潤,耳垂肌肉豐厚,是健康表現,如耳輪小而薄,膚色㿠白或幹黃而欠瑩潤,均為精血不足之徵;如耳輪乾癟而有灰暗色,則為精血衰弱之候;如耳輪乾焦,伴聽覺傷失則為腎精久衰,血脫液枯,老年婦女經血淋漓不絕,病程日久者,多見此現象。

四、望呼吸 
常人呼吸,每分鐘為16至18次,婦女稍多,若運動或進食,或精神興奮時,則呼吸次數增加,這是生理現象。若發生病證,則會呈顯著變化。

減少的一般屬於虛弱或衰脫疾患,增加的,如胸膜病、肺炎喘息、心臟病、腎臟病、熱性病等。另有迫坐呼吸,睡床時呼吸更困難,坐起較好,如心臟衰竭、肺水腫、哮喘、孕婦子氣,胎水及腹壓增高之時。呼吸的變態,約為下列五種:

1、呼吸粗:

呼吸有力而不和順,多見於熱性病的發高熱時,如孕婦“子懸”初起時,往往先見胸悶、呼吸粗或氣急;這時如不治療,進一步便為胎氣上迫的子懸症。

2、氣喘:

為氣急之總名,有虛實之分:呼吸氣粗,聲高息湧,但以呼出為快,屬實喘,多見於孕婦胎氣上迫,氣機不利之候;與上述“呼吸粗”同例。如聲低息短,吸氣困難,張口抬肩,屬虛喘,多見於產後血崩,肺腎氣虛,出納無力之候,與下述“呼吸短”屬虛的同例。

這兩種氣喘,一般是虛喘難治,實喘易治,但在產後惡露不下或胞衣不下的腹脹痛、氣喘急,則是危急證候,不得看作一般喘息。

3、呼吸微弱:

即呼吸低微,為呼吸粗的反面,多為中氣不足,亦為氣血虛脫的前奏。婦科病以嚴重血崩、產後子宮大出血、或宮外孕新鮮破裂階段,常見呼吸弱伴休克,這時應中西醫結合,馬上進行搶救,否則有“氣隨血脫”之虞。

4、呼吸短:

即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續之意,與呼吸微弱不同而又相同。呼吸徽弱有靜寂感,呼吸短有躁急感。呼吸微弱表現在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呼吸狀態尚自然;呼吸短,則氣若有所窒,語若不能續,呼吸狀態呈露著勉強。

呼吸微弱,在病機上只虛無實,呼吸短,在病機上有虛有實。虛的見證與呼吸微弱同,實證多見於妊娠水腫的嚴重階段,水氣上凌心肺,或胎氣上逆的突然發作,氣機升降不利。這些現證,為呼吸微弱所不會有的。

5、肩息:

呼吸道狹窄,體力又微弱,吸氣時非用全力不可,因而牽動兩肩,所以叫“肩息”。病灶在肺,病源在腎。

多見於妊娠水腫的嚴重階段,或胎氣上迫的突然發作期,哮喘劇烈時,也往往會有這種呼吸。證狀雖難堪,但不是危候,如精血虧耗的衰弱證伴全身肌肉瘦削而面部浮腫的,才屬危重。

以上望形色、望舌苔、望耳目口鼻、望呼吸四項,合為婦科望診,其中以一、二兩項最主要。我常感覺婦科四診無專輯,只有零碎的片段文字,極想把散見於前人各書的婦科診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並增入近人學說,試輯為此作,未知有裨於婦科四診之一否?作於1975年暑期

推薦閱讀

田淑霄:婦科臨床的診法概要
學中醫17:望診(形體、姿態、面部、嘴唇 )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新中醫(1976年)》丨作者/徐榮齋薦稿/閆奇峰編輯/居業、十三丨校對/趙欣。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