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狐臭,清香一夏

     轉眼間就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夏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對於有狐臭的朋友,這絕對是個悲慘的季節——他們不得不扒去遮蔽物,留下一陣陣刺鼻的氣味。更悲慘的是他們還可能因此錯失良緣!

     據媒體報道,離我們不遠的印尼盛行一股“聞腋”的風潮,就是女生聞男生腋下,甚至還會親吻腋下。這在當地是一種秀恩愛的表現,也是驗證女方是否真的喜歡自己的方式。但是若男生不幸患有狐臭的話,那絕對是加速分手的催化劑。

     另有史料記載,中國古代也確實存在狐臭的婚俗禁忌,即患有狐臭者很難找到婚配對象,有無“狐臭”甚至被作為擇婚的先決條件。那麼,令人尷尬又難堪的狐臭在醫學中是如何定義的?又該如何祛除呢?

     狐臭在中醫學中又有“腋臭”“漏臭”“狐燥”“狐氣”等名。隋朝《諸病源候論》對此病有專門的論述:“人腋下臭如蔥豉之氣者,亦言如狐狸之氣至,故謂之狐臭,此皆血氣不和蘊積故氣臭。”西醫學則稱之為臭汗症,指分泌的汗液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經局部細菌作用後,產生不飽和脂肪酸,發出特殊臭味而形成汗臭,多見於多汗、汗液不易蒸發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外陰、肛周、足部及女性乳房下方等。臨床上分為全身性和局部性兩種,後者多見,以足部和腋窩臭汗症(即狐臭)最為常見。

     古代中醫對狐臭早已做過很多詳盡的研究,認為狐臭多與先天稟賦密切相關,遺傳自父母。另外,溼熱之邪內蘊是狐臭的基本病機。治療原則是清熱燥溼,止汗除臭,調和氣血。

     狐臭雖對健康無損,但根治不易,目前以外治為主。古代留下不少外治方劑,均有良效,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