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頭部若出現3種異常,可能是肺癌的信號,別不當回事

提醒:頭部若出現3種異常,可能是肺癌的信號,別不當回事

在我國,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腫瘤,而且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仍然在上升,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健康。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於肺癌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要,但是,很多早期的肺癌沒有明顯的症狀,患者在發現症狀去醫院就診時已經到了晚期,錯過了最佳的就診時期。

38歲的趙先生是一位上班族,平時壓力大的時候就喜歡抽菸,每天都會抽至少一盒煙。

朋友都勸他少抽點菸,可他總也戒不掉。近1個月來,他發現自己臉有點腫,就連眼眶也覺得發脹,頭也有些暈暈沉沉。趙先生想,自己可能是最近吃外賣太多、鹽分攝入有些多了,或者是沒有休息好,所以臉會腫起來,於是沒有當回事。

可是過了段時間,趙先生髮現自己的頭水腫得更厲害了,頭暈、頭痛也變得更明顯,穿襯衫時甚至覺得原本合身的領子有些勒脖子。趙先生被嚇到了,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不只是水腫那麼簡單,於是去醫院掛了號。

醫生聽了趙先生的情況,先是測量了他的血壓,數值是127/75mmHg。之後又在進行了詳細地體格檢查後,為他開了一些化驗單。

結果顯示血常規和尿常規都沒有異常,胸部X線片顯示:右側肺門處約4cm×5cm塊影,密度高,邊緣尚清有毛刺,並右上縱隔陰影增寬。看到胸片的結果後,醫生建議趙先生入院做進一步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結果顯示:右肺下葉開口狹窄,外壓徵,腔內乳白色菜花樣腫物,觸之易出血。活檢報告小細胞肺癌。

趙先生看到報告後十分震驚,自己明明是因為面部腫脹來求醫,怎麼最後會檢查出肺部的問題?而且,自己並沒有咳嗽咳痰的症狀,甚至連胸悶胸痛都沒有,為什麼會是肺癌呢?

醫生向趙先生解釋了他的情況。趙先生的病被稱為“上腔靜脈綜合徵(SVCS)”,是肺癌在出現典型的肺癌症狀前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入院後,趙先生按照醫生的方案進行了化療。正如醫生說的那樣,化療3天之後趙先生頭暈頭痛的症狀就減輕了,臉上的水腫也消退不少。7天后,他臉上和脖子上的腫脹徹底消退了。化療1個療程之後,胸片顯示趙先生肺內的腫塊明顯縮小。

趙先生得了肺癌,可他卻不是因為咳嗽、胸痛等肺部的症狀而去就診,反而是因為頭部的問題。其實,有不少肺癌可能在出現典型的肺癌症狀前,會先表現出一些特殊或者少見的形式,導致患者忽視而耽誤了就診。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哪些頭部的異常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一、頭部的這三種異常,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說到肺癌的症狀,我們常常會想到咳嗽、咳痰、血痰等肺部出現的症狀。但其實,肺癌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這些,還有一些並不典型的症狀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種異常:面頸部腫脹

趙先生最早出現的身體不適就是面頸部腫脹。醫生對趙先生說,他的情況被稱為上腔靜脈綜合徵。那麼醫生所說的上腔靜脈綜合徵究竟是什麼呢?這就要先從上腔靜脈講起了。

上腔靜脈是位於上縱隔右前方的一條短粗的靜脈,是人體上半身血流的通道。頭頸上肢和胸壁的靜脈血都需要經過這條通道迴流到心臟。而上腔靜脈綜合綜合徵是指由於癌症腫塊壓迫了上腔靜脈,使得血管變窄、血流不暢,本應經過上腔靜脈迴流的血液受到阻塞,從而導致的頭部、頸部、上肢充血的一組症狀和體徵。

由於肺癌是肺部的惡性腫瘤,肺癌轉移容易壓迫上腔靜脈,導致頭頸部出現水腫。有報道稱,肺癌合併上腔靜脈綜合徵的發生率佔同期確診肺癌的4.27%,而右肺上葉的肺癌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患者起初可能發現脖子變粗、領口發緊、眼球發脹容易流眼淚,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臉、上肢腫脹,胸上腹部靜脈曲張。部分患者會伴有口唇發紫、皮膚青黑。更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顱內壓升高,進而誘發頭痛、意識障礙,甚至是腦水腫。

如果像趙先生一樣出現了面頸部水腫、胸腹壁靜脈曲張,尤其是出現了其他症狀如咳嗽胸悶等,那麼應該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和診斷。

第二種異常:單側上眼瞼下垂

如果單側眼睛睜不開、眼皮抬不起來,要當心是肺癌的信號。人體內的交感神經會經過肺尖,肺癌如果長在肺尖部,就可能會壓迫一側的頸交感神經,引起一系列症狀。包括同側的瞳孔縮小、上眼瞼下垂、眼球向內凹陷等,除此之外,還會有面部出汗減少或者無汗、頭痛、看不清楚東西的症狀。這一系列症狀被稱為霍納綜合徵(Horner綜合徵)。

如果出現了Horner綜合徵的一系列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因為不僅是肺癌可能引起Horner綜合徵,顱底部的病變、腦幹和丘腦的病變、頸動脈病變也有可能造成這些症狀。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及時就醫,查清病因,儘早治療。

第三種異常:發熱

發熱是我們並不陌生的症狀,甚至有人覺得發燒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吃幾天退燒藥休息一下就好了。但肺癌引起的發熱和我們平常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腫瘤性發熱患者以無規律發熱為特徵,常常伴隨乏力、體重下降、飲食減少等症狀。

肺癌患者發熱可能與快速生長的腫瘤侵犯正常組織,使組織壞死、感染、吸收有關。中醫上認為,肺癌患者發熱是由於體內正氣不足所致的“內傷發熱”。如果長期不明原因發熱,且發熱時伴隨著憋悶胸痛、咳嗽咯血的症狀,要注意這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除了這些頭部症狀,其他典型症狀如咳嗽、咳痰、咯血、喘鳴、胸悶胸痛等症狀也可能是肺癌的信號。如果以上三種頭部症狀和這些典型症狀同時出現,則更要警惕,及時就醫。

二、 如何預防肺癌的發生?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對於肺癌患者的治療和預後十分重要,越早診斷便越有可能將癌症病灶從肺中清除,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然而,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在疾病發生前就做好預防措施更為關鍵。

1.不吸菸

說起哪些個人生活方式會引起肺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吸菸。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菸草中含有許多的有害物質,如我們熟知的尼古丁,還有苯、焦油等。吸菸時,這些物質會經過支氣管進入肺泡,久而久之,可能導致支氣管壁的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從而誘發癌症。因此,越早開始吸菸,並且吸菸的量越大、持續吸菸的時間越久,越容易引發肺癌。

因此,預防肺癌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不吸菸,也儘量避免暴露於二手煙環境中。吸菸人群應儘早戒菸,長期大量吸菸的中老年人群可以進行肺癌的檢查。

2.遠離廚房油煙

在中國,人們平常喜歡在家裡採用炒、炸等烹飪方式做飯。雖然這樣做出的菜品色香味俱全,還能給家裡添很多“煙火氣”,但是,廚房的油煙也可能是導致DNA損傷或癌變,進而造成非吸菸人群罹患肺癌。

有研究報道,在沒有通風措施的廚房中烹飪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含量相當於燃燒5盒菸草。當油的溫度到達250攝氏度之上時,油煙中的名為苯並芘的致癌物質的含量大大增加。長期吸入這種致癌物質,會造成染色體損傷,最終引發肺癌。

因此,在家中做飯要注意打開抽油煙機,定期清洗、保養廚房的抽油煙機。同時,要養成健康的烹飪習慣,減少炸、炒等烹飪方式,可以選擇蒸、煮等油煙較小的方法做飯。

3.健康飲食、適當鍛鍊

選擇健康的飲食方式也是預防肺癌的方法之一。國內外許多研究顯示,飲食因素也與肺癌的發生息息相關。近年來已有研究顯示,食用油炸食品會導致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增加,肺癌也不例外。這是因為在油炸的過程中,由於氧化、聚合等反應,食物及油的成分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產生了幾種致癌物質,包括醛類、丙烯酰胺、雜環胺類化合物等。

喜歡吃鹹食和醃製食品也是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高鹽飲食會促進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的繁殖,改變粘液的粘度,使得致癌物質N-亞硝基化合物更易於暴露。在醃製食品中,含有較多亞硝酸鹽,易於形成亞硝胺類致癌物質。所以,我們日常吃飯要注意膳食均衡,避免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降低患病風險。

除了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充足的睡眠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

4.定期體檢

既往患有其他惡性腫瘤,或者家裡有直系親屬被診斷過肺癌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明顯提高。這類人群要注意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發現身體的不適,如果出現了異常要早期就診。

此外,一些患有慢性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和肺纖維化等的患者肺癌的發病風險也要高於其他健康人群,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病情,做好定期檢查。

肺癌長期佔據我國男女性的癌症首要死因,因為肺癌早期症狀並不典型,所以很多時候查出就已經到了晚期了。有時,頭部的一些症狀也是肺癌的信號。

除了趙先生出現的頭頸部水腫,還有單側上眼瞼下垂、不明原因的發熱。如果出現了這些頭部症狀,一定不要不當回事,特別是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胸悶等肺部症狀時,更要警惕,這可能是肺癌的信號。及時去醫院檢查,可以及時診斷,早期治療。

另外,改變一些不好的個人生活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肺癌的發生。比如,不要像趙先生一樣吸菸,遠離廚房油煙,健康飲食、適當鍛鍊。家族裡有肺癌患者、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定期體檢,如有不適及時就醫,積極治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