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堂堂課《金爐集》之立春001一年之計(中國傳統的耕讀精神 晴天耕地 雨日讀書)||學堂日報03.13

中醫堂堂課——《金爐集》立春集001一年之計大醫精誠》)

2.4
今天是立春,早上10點多交春,上到國家的報社、網站,下到地方的公眾號、個人的自媒體、電視臺等等,都在播一個節目‘立春’,中國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立春。
在古時候,今天立春才算是新年之始、真正的兔年。立春在早上10點之前還是虎年的,10點前出生的孩子還是屬虎的。立春為歲首,年歲之首,有句話叫: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天的話題就是:一年之計。古時中國是農耕民族,很重視節氣。以前有個高知識分子下鄉,他發現老農們一定要清明前下秧,絕對不可以錯過這個時機,他偏偏不信,推後兩天下秧,結果收成減半。這就是節氣魅力,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節氣收成,節氣養生!
清明禾穀雨姜,而立春為什麼叫一年之計?這時就要做一年的規劃,計就是計劃,應該種多少田地?應該種什麼?應該準備什麼肥料?應該何時播種、插秧?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朝起早夜眠遲,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人勤田不懶,秋後糧倉滿。立春古代有鞭牛的習慣,牛牽出圍欄,也就是說沉眠一個冬天,大家該醒過來了。人要在春天時,自我鞭笞,開始一切!
佳俊在海南度過了一個少年時期。海南有一個宋朝的文化人,叫白玉蟾,他是自海南島建島以來,第一個歷史性的文化人,他是一個道家人物,做了一首《立春》:
東風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
從此陽春應有腳,
百花富貴草精神。
一夜挽回天下春’一個晚上,五經富今年兔年的立春,下了場小雨,龍江岸邊,子祥博士種的那些花草樹木,都吐出了嫩芽,空氣格外清新。真是嶺上梅花分外香!
從此陽春應有腳’太美了,這個立春詩,從今天開始,陽春有腳出自《幼學瓊林》,我們以前講過‘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早晚奔馳叫‘披星戴月’,風塵勞苦、風餐露宿叫‘沐雨櫛風’。
百花富貴草精神’從立春開始,大地回春,春暖花開,百花富貴又叫花開富貴,草青翠青翠的,人看了特別有精神。
所以,中國人有踏青採氣的習慣,到草地上,採艾葉的嫩苗、桑樹的嫩芽、鬼針草的嫩芯就來跟紫菜煮湯,吃了清肝明目、利溼利尿。立春最好就吃當地、當季的野菜嫩苗,它就帶有一股少陽之氣,就相當於小柴胡。
老師就先講一下,我們立春歲首計劃,我們大寒的時候,要感謝舒佳,她把十五天左右的夜課,都聽打出來,而且堅決做到24小時內做出來,絕不隔日。
新聞記者他有這個精神,今天發生的事情,不睡覺也要將它組織好文字,這是新聞記者的精神。所以,有這個大寒集,大寒我們講了很多,新春啊、對聯啊、節氣啊、皆如至親之想、上下求索、如何跟診、何去何從等等,都講了。
老師雖然是在普及中醫,可是我們用的都是古代這些文化人的精神,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唐玄奘取完經以後,才是開始啊!在塔寺裡頭一直譯經,直到終老沒有停過。塔名曰馬寺,敬白馬馱經之恩!
所以,立春時候確定你一年,或者一生要做的事情,可以不停、快樂做的事情。我們今年要確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患者過來,要真心以待,要像去年九麗帶大塊,真心以待不是為所欲為,而是認認真真、嚴嚴格格!
我們不要怕頑固的病,五經富有一位老人,他住在區裡,得了頸椎管狹窄,頭低著痛抬不起頭來,從早痛到晚,用各種方法緩解以後又痛。十分痛苦,還有尋短見的想法。
我們給他用了老方法、土方法,就是去年局長給我們送了很多山蒼樹過來,用那枝幹熬水,加點酒拿毛巾不斷的熱敷,一天敷個2~3小時,很有耐心。他敷了感覺稍有好轉,就鼓勵他繼續堅持,敷了一個月就沒事了。在街上碰到,眼淚都流下來,說太感謝了!
這是一例山蒼樹枝的案例。我問一下大家,有多少人經得起一個月不間斷的,去洗敷那筋骨?每天還要兩三個小時。所以,為什麼有些人說山蒼樹沒有用?山蒼樹治不了這個病?
我覺得我們的學生跟老師,都缺乏鍥而不捨的精神!百花富貴草精神,這些草木都需要鍥而不捨精神,就怕路子對了,但你不走,或者得了拖延症、或者患得患失的病。世人若說有一通病,那便是無恆!無恆事不成!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腐朽的木,你居然還鋸不斷,那是因為你只鋸了一下,沒有連續鋸;相反金石上可以雕刻玉佩,為什麼?因為鍥而不捨,百千刀綿綿不斷!上天從來沒有放棄一個不懈的人!福緣從來不會辜負鍥而不捨的人!
另外一例,一位體育老師,膝蓋長了一個骨刺,醫院說要動手術,他就按照我們講的,到下油坊門口買山蒼樹枝,還配有楓樹葉,楓樹葉是那月子包。你在家鄉要是買不到,治療頸肩腰腿痛的專方專藥時,老師告訴你,用便宜的價格,卻能治好疑難的病,就到你當地買月子包(婦人坐月子洗了骨關節痛會減)。
但是老師要告訴你,一般一洗要洗一個月,你不要洗兩天沒效果就丟開,像挖井一樣,挖兩鏟子土沒水,就換地方。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就天天用月子包煮水,天天薰泡腳,裡面是山蒼樹、楓樹葉,兩味五經富道地草藥。以本地之藥療鄉土之人!
薰泡時水不停的擦上去,一天兩三個小時,足足做了45天,全好了!他說到15天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腿有力了、走路輕鬆了,再後來痛沒了。
真的,我們中國地方草藥要大放異彩,像這種案例將來要拍成視頻,就從他拍片看到骨刺,行動不利開始,天天認真耐心的洗。認真的心是療傷聖藥,所以,今天跟大家講,帶病人要如同帶自己的孩子,那麼醫學之秘,盡在其中!書要讀,心地功夫更要上去!
我是從曾公帶兵裡領悟到的,曾公講:帶兵之道,如父兄帶子弟,則無往不勝、無往不利!如果你對你的士兵,就像對父親、兒子、兄弟那樣,那麼你說這個戰會敗嗎?不會!
人心齊,泰山移!何況是一般的戰?一般的病?所以,來的人,他們不單是在考驗老師的醫術、醫道,更是在考驗大家接待心齊不齊?在不在這件事上?今年該接受的案例,就大膽的接受,因為你在老師這裡,唯一可以帶走的就是:功夫、本領、眼界、精神!這些你無論到哪裡,都可以派上用場!
老師就是要為大家的未來開山!開什麼山?開一個可以懸壺濟世、憑術救人的一座山。所以,今年所有事情,都要圍繞在臨證實踐上。大家在這三年疫情期間,手法、術都學夠了,就剩我們常人講:待客之道。
講一個從泡茶裡體會出來的事,假如你家裡用的是上好的烏龍、龍井、鐵觀音等等,就算是中國十大名茶放在那裡。客人來的時候,泡了這些上好的茶給他喝,但是沒給他好臉色。結果他喝著上好的茶,也很不是味道,好像吃鋼針一樣!
相反,你就算用我們五經富最普通的山茶,幾十塊錢一斤的,客人一來請上座,用‘請上座’的心態,用如待貴人的精神,開開心心給他沏茶,然後熱情說好話、存好心,那他如沐春風,他會覺得這個茶就是功夫茶,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茶!就是萬里香!就算漂洋過海,也都記得那個場景!
所以,茶有句話:三分茶,七分水。老師看來,其實十分還要看人的心。中醫很多人,都鑽到單一的辨證論治、或者單一的偏方妙藥裡去。這條路對也不對,它還可以走向更高的一層。
孫思邈很重視《大醫精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沒有說要寫一篇‘大醫妙藥’。今年就是要做到‘精誠’兩個字,老師已經講兩例案例了,都是通過數十日的外治法,把它治好的!方向對了,就是時間問題!
天下沒有神奇之藥,只有平凡之藥!平凡用到極處乃為神奇!但是平凡的藥,你要加上好的精神、堅定的態度!
去年木匠人過來我們這裡,通過點按術,血糖點從十多點降到五六點,高興得跳起來!逢人就講:曾醫師這邊手法很好。秘密就是推黃金線半小時,他回去就推,一個月全好了。說幸好你這方法,使他免除了,他朋友那樣長期吃藥的痛苦!所以,他每次過來,都帶來自家自產的水粄、柑,他走到哪裡,說到哪裡,成為宣傳單,現身說法眾人誇!
我今天將家裡的書房收拾了一下,有一些用不了的書籍、本子,重新調整了一下。因為,今天下雨,其他活動沒有多做。《弟子規》一兩句話,可受用一生啊!‘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學生的素質從少小到年老,都離不開這十二個字。這四句皆指向一個道理勤則興!
我們跟來的學子、患者等等,要團隊一同成長。如果每個人都想著‘我可以孤立成長’,我告訴大家不可能的!所以,要找到自己盡力的點,我可以這樣講,如果這次舒佳沒來做這個整理文案,我估計這十五天的夜課,也就不會這樣隆重對待,這叫教學相長。舒佳自覺去做,沒有交代,卻可將事做好!
所以,立春到雨水的節氣,就是另一個十五天,另一個集子。我今天還要講一箇中國傳統的耕讀精神,晴天耕地、雨日讀書。一是時間不荒廢,二是陰陽得到平衡!耕地你用的是陽力,手腳會熱,人會使勁,筋骨會壯!讀書你用的是陰血,思多氣血傷。這時你怎麼平衡?用耕讀精神!耕長皮肉筋骨脈,讀長智慧知識!
今年老師認為要多種薯類、土豆、紅薯、木薯等,這些都是可積囤糧,在我們這裡,能吃到本地生態的蔬菜,都算是一種福氣。而且是一種養生!一年之計農耕之際需要,老師前面提過一句話‘勞動是自身的需要’,不單是在圖時鮮果品、農夫產品!勞則氣壯!
中國人一旦歸到田園,就會有靈感。就比如說你碰到很多事情,解決不通的時候,你去耕田,去跟老農一起出一身汗,談著、聊著很多靈感就來了!老師學很多書的靈感,也是從那裡來的。所以,我現在手中壓的很多書都沒有開筆,在醞釀,如《幽蘭芬芳》、《竹林君子》、《陽光人生》、《赤足》。
在廣州大城市,有一個快遞小哥,他會編程但卻去做快遞。因為,當時快遞最緊缺的時候,能拿到一兩萬塊一個月。送快遞到一個人家,那家人因為電腦某方面障礙,很氣急敗壞。他一去就把它弄好了,說這有什麼難的?那家人一樂問:你有這水平,怎麼還去送快遞啊?
其實,民間有奇人!快遞小哥里也有很多武藝高強之輩!另一個快遞小哥,懂一些粗淺的中醫知識,從小看周圍的醫生搶救過病人,有一次路上碰到一個人暈倒,他就及時搶救,把人搶救過來了!
有些會推拿手法、有些會偏方草藥,都能在人際交流之中,幫到其他人。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話題,就是這樣一箇中醫小夥,他懂一些偏方,有這個愛好,加上長時的研究,即使做快遞,也能幫到千家萬戶。
近來有一個優秀的飛機駕駛員,他參加詩詞比賽,居然斬獲冠軍!為學應將書讀好,成才便可徑通幽!他父親是一個漁民,從小教他背誦古詩,從《楓橋夜泊》開始:
葉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就給他畫這些畫面,漁船、燈火、寒山寺等等,這樣教著教著,那孩子對詩詞感興趣,從此每天背個一兩首,一直到後來工作、成家也沒停止過背了成千上萬首!在飛機裡也進行詩詞點播,很快樂、很歡喜,好評很高!後來去參加詩詞大賽斬獲了冠軍。中央臺的主持人都驚訝不已!可見學習不停止的人生是燦爛的!
講起他的過去,就是一個‘父教’!看到沒有?一個父親從小給他孩子,埋下一個詩詞的種苗,他從此一生過一種詩意的人生!中醫童話,也是老師一年之計,將來也要寫中醫童話,這絕對是一個風口!
因為,現在好多少年、青年,都想要了解中醫,苦於中醫童話的書籍太少了!我也希望未來,學子裡頭出更多的筆、寫手,中醫童話是一個風口!因為,方向已經有了,文為時作,這個時代需要!
有的人說:我的孩子,與其多讀童話、故事那些虛的,還不如讓我的孩子,在聽故事、學故事中,再懂一點中醫、懂一點穴位!碰到個頭疼、腦熱,他們不會怕!碰到頸肩腰腿痛還有個法子!還懂一點陰陽寒熱、會飲食基礎、還會一兩套養生功法等等!家長的願啊!順應父母、家長的願望需求,去編書創作,書便打得響,叫得亮賣得暢。
這些都是中醫童話的核心啊!大國文化之一,中華醫術、中華醫學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現在大家要準備來幹,這不單是一年之計,也是未來數年之計!重要吧?
所以,老師就怕你們內耗啊!應該停止內在慾望消耗!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注在一處,如放大鏡聚焦!要麼帶人、要麼寫作、要麼練身體、要麼聽打、要麼做視頻、要麼寫對聯、要麼練字學書法等等,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曾公叫一念不生謂之誠!一個雜念都沒有,那叫真誠,真用全力!
想起有一個藏地的大成就者,叫索達吉堪布,他全球的學子,應該達到百十萬且不止,他講課是沒有停止過的!一個人講個5~8小時,那沒什麼。但他常年累月都是5~8小時,‘日不缺講,夜不乏譯’講的就是這位藏地的高僧大德!
白天沒缺過講論,晚上沒缺過翻譯,他就是將藏文翻譯成漢文;將漢地的文書,翻譯成藏文,促進了民族文化交流,他講一句話:百年很短,分秒必爭。觀無常,人精進!
這是《弟子規》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要愛惜此時此刻的光陰。‘光陰倏忽暫須臾,浮世那能得久居’這句話也是我從高僧的著作中看到的,那光陰像煙花一樣,嗖的一下就過了,璀璨就一下子,這紅塵俗世哪容許人多言耽擱下去呢?
春節煙花,老師看到了輝煌、也短暫、也璀璨、也無常,也看出了要珍惜,不能夠拖延下去!所以,來人了,大家以前的全部要放下,專心投入到為病人、為將來、為學堂、為子孫、為家人全心全意,奮戰到底!其便真心墜俗塵!歲月莫從閒裡過,成功須向勤中求!
懂得了這個精神,你必將在某些領域,絕對超越老師!立春了,清明很快就到了,又到拜敬祖上的時候,老師今年想要定製一些香爐。我定製香爐有意義在裡面,我祖上十穴地左右,要呈放上好的香爐,要刻上:
金爐不斷千年火,
玉盞長明萬代燈。
這樣的精神,再刻上‘忠恕傳家’這承載的是傳家的精神,溫暖、點燃、留芬芳等等,所有香都集結在裡面燃燒。這是老師的清明小計劃。一年之計的清明計!重陽要登一座高山,中秋要創一首明月歌,端午要熬艾蒲茶,芳香化溼!
老師還要做一個‘紫蘇醬’,或者紫氣東來‘紫蘇紅糖’,為什麼呢?因為,疫情以後,人普遍中氣不足,氣血虛、過用心力、吹空調、吃涼飲等等,很容易受外感風寒,內有氣滯一味紫蘇!
我們在廣東,這個可以打造成廣東品牌,叫‘紫氣東來’!從廣東來的紫氣,要到全國各地去,這也是一個小創意。紫蘇紅糖老師把它定為‘萬紫千紅’,這是立春的一個氣象,春風、春雨、春天的暖陽來了以後,萬紫千紅!
這些好的靈感,我說從成語裡讀來的,絕對不是去仿效看別人什麼。所以,你們有時間,還是要多抄、多讀辭海、成語詞典,你要是不抄你不能靈活運用!得見奇文手必抄!
以前五經富新寨村,有一個農民,他的鋤頭功夫非常好,一個晚上翻紅薯壟,可以翻一畝地。跟人一起去學功夫,他一拿棍法就學得很好,什麼五郎八卦棍、六點半棍啊,一到手就虎虎生風。為什麼?他說耍棍跟鋤頭鋤地一樣,他功夫練得好,並不是從跟師父學就開始了,是從種地用鋤頭開始的!有一種精神,叫匠人精神,一旦具備,雖做平常家務、田頭活,亦有軒昂氣象!
連種地他都比別人更認真,更愛鋤頭!所以,他沒見師父前,功夫就養好了。像我們那天講的老盧,他修花剪草有條不紊,一雙大掌豐厚有力,他一聽到《輕鬆學經絡》說揉環跳治腰痛。他就專門幫人揉環跳,無師自通,不求回報,就幫人弄好了。一個人,無什麼計較時,力量就大,不計名不計利!因此,佛光山之歌,一開口便是修人我不計較!
聽到小腿‘懸鐘穴’,病入骨髓都可以有一線生機,他就幫貧血的人揉,臉上都發紅,懸鐘穴補血啊。精血相生,精從髓生,所有貧血、手腳冰涼,你就揉懸鐘。
如今舒佳初開聽打,一日從幾千字,到上萬字,若持之一年半載,亦可隨心所欲,語言邏輯、思維、識字遺句的功夫,都有一個長足進步!
所以,老師講《每日一學穴位》、《輕鬆學經絡》、《風伯伯的回春指》等穴道書籍,太多人受益了,我記得婉瑜,就是從聽打這部書,開始的把這個聽打功夫,練上去的,聽打一部書水平就上去了。
我也知道像舒佳也一樣,她只需要聽打兩三個節氣,就把心靈手巧功夫練到了,這叫功夫上手。那接下來要多涵泳,什麼叫涵泳?朱熹讀書,總結過六則讀書方法,後人謂之朱子讀書六法,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1、循序漸進。學習應該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確定次序,由淺入深,由小及大。
2、熟讀精思。朱熹強調讀書必須反覆閱讀,在遍數上不能打馬虎眼。
3、虛心涵泳。讀書必須以虛心的態度去體會聖賢的用心和寓意,來不得半點主觀臆斷或隨意發揮。
4、切己體察。讀書的時候要聯繫自我,落實到自身修養的提高上,這是儒家提倡求諸己,講究自律的思想體現。
5、著緊用力。讀書學習一定要抓緊,要努力。
6、居敬持志。就是保持在一種恆定的狀態,如果我們常說什麼事情變動不居,就是說它永遠處於變化之中。
其中‘熟讀精思、虛心涵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居敬持志’也很重要,最後還要‘切己體察’,舒佳她聽打堂課,開始看到一些靈氣了,靈氣從哪裡來?從你懂不懂碰到一些疑點時,去網絡上查,學到了將精華注進裡面去。註疏最能拓寬眼界!
交給你任務,你把它完成了叫完成任務;如果你因為裡面的一首詩、一個學修規矩、《醒世詩》、《朱子家訓》、《誡子書》等你都把它所有附進去,這叫出色完成任務。
人之所以成功,不在於他完成任務,而是出色的完成任務!像大塊他來的時候說減個三五十斤,結果減了個八十斤!獲得了身輕如燕的體驗,這叫出色完成任務!
像有些人說:曾老師我這脅肋脹滿,有乳腺結節。我說很容易啊,就橘子葉、大棗、玫瑰花一起煮茶。吃完以後,脅肋脹痛沒了、乳腺結節散掉了、連臉上斑都沒了!這叫出色的完成治療效果!
我們寫《謝禮文》,到元宵老師還有幾篇,寫完就結束了。但是懷著感謝、一直工作、學習下去的心,這個不能結束!所以,‘觀容顏知境界,觀言語知邏輯’大家來的臉色、反應,就知道境界。
我們老一輩常講:受人點滴恩,當以湧泉報。有人說:這樣不就吃虧了嗎?不吃虧。因為,你又這份感恩、念恩的心,不吃虧!老話不會讓你吃虧,恰恰就是因為這樣,這種人能獲得一些機緣、獲得更重要的福緣!這是一年之計,從今始,要出色完成任務!對人生才不算辜負!
《大醫精誠》
孫思邈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其虻蟲、水蛭之屬,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悽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壹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二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