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又叫海蠣子,在廣東又被叫做生蠔。牡蠣是一種貝殼類動物,一般生活在江河入海口的附近。
貝殼類海產品都比較鮮美,美食課上講過,鹹(鮮)順應夏季飲食,可補益心氣心血。另外我們取類比象來體會“貝殼類”,它有一個堅硬的外殼包裹它的內臟,由如同象人的心胞護住自己的心神一樣,有保護心、補益心的含義。
所以心氣虛、心血不足的人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貝殼類的食物。
牡蠣撬下來以後牡蠣肉可以生吃,因為味道比較腥,一般人受不了,可以加一些檸檬來調味。但是,由於現在近海的汙染,重金屬的沉澱,這種吃法已經具有相當的危險性。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還是要熟吃牡蠣。
熟吃牡蠣幾有種比較好的方法:
一是:烤牡蠣,放在炭火上把它烤熟。
二是:牡蠣煎,配上雞蛋、韭菜等食物一起煎。
三是:牡蠣湯,配上一點豬肉薄片,放人沸水中煮熟,還可以加入適量海帶和紫菜。
中醫認為牡蠣的肉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我們說過它的氣腥,味鹹,是一味非常好的滋陰、補血的食物,特別適用於虛勞、虛損的病患,和那些陰虛、血虧、氣血不足的人。
吃牡蠣的時候最好配一些溫性的酒,黃酒或者葡萄酒,最忌諱啤酒。
牡蠣對於陰虛火旺的人效果會好一些,對於虛寒證的人效果就差一些。大家在吃牡蠣的時候一定要講究,因身體情況對症食療。
中醫開方子的時候會寫一個生牡蠣,一般還要求先煎。這個牡蠣並不是牡蠣的肉,而是指牡蠣的殼。牡蠣殼具有重鎮、潛陽、安神的效果。
我們碰到那些心神外越、敏感、外界聲音影響睡眠,稍有風吹草動就心慌心跳這些情況的人,就把牡蠣跟龍骨(也是一種礦物藥)一起用,用來重鎮、安神。
另外,對那些肝陽上亢,比如像高血壓,氣血往上衝,出現頭重腳輕,面紅耳赤,但是腳下跟踩棉花一樣的這種狀況,我們同樣用牡蠣殼來平肝、潛陽。
特別對那些面紅耳赤、頭暈目眩、煩躁不安,而且還伴有耳鳴的這些人,用牡蠣殼、龍骨加上龜甲、白芍一塊來鎮肝息風。
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病了很久,比如長期發燒,自己的陰液不足,會出現虛風內動,動作幅度不大,力度也不強的那種抽搐症,我們還用牡蠣殼配上龜板、鱉甲、生地黃,起到息風止痙的作用。
常見的還有一些人會出現我們叫痰核的鬱結,痰火,出現淋巴結或者是脂肪瘤,或者身上一個疙瘩、一個疙瘩的這種情況,中醫用牡蠣殼來化痰散結,配上貝母、玄參、連翹,或者加上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一塊兒用。
把牡蠣殼放在火上煅燒以後,它的性質會發生變化,變成溫補、收澀的作用,我們常常用來治療一些漏證、脫證,比如那些漏汗的人,遺精、滑精、白帶過多、尿頻還有崩漏的人。
還有一些胃酸過多的人,我們也用煅牡蠣來起到制酸和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