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瓊 | 她之所以成為她

“Ladies—
don’t let anyone ever tell you you’re ever past your prime.Never give up.“

“女士們,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
你已經過了你的黃金時期,永遠不要放棄”


上面這段話出自新晉奧斯卡影后楊紫瓊之口,就在剛剛,她憑藉《瞬息全宇宙》成為首位亞裔影后,熱烈鼓掌。


在公佈得獎的瞬間,楊紫瓊立刻被身邊的愛人和朋友團團圍住,一向自持的女俠激動到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
Christian Dior 高定陪楊紫瓊見證了歷史時刻,白色羽毛流蘇禮服襯得她整個人好像在發光,好美啊。
儘管此前她已經先後拿到了金球獎和有奧斯卡“風向標”之稱的美國演員工會(SAG)的雙料影后,這一刻還是完美到顯得不真實。

畢竟連她自己都因為亞裔身份,對獲得奧斯卡影后態度搖擺,不抱希望。儘管她的存在本身,已經讓無數女性看到生命更廣闊的可能。

老實說,看到楊紫瓊得影后真的很爽。

看到三位不同膚色的奧斯卡影后同臺,也讓人動容。

回顧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從千金小姐到選美冠軍,從選美冠軍到一代打女,功成名就後開始轉型,人到中年選擇逐夢好萊塢,卻也多少因亞裔身份成了好萊塢的邊緣人……


終於在60歲,迎來新的黃金期。


紅毯採訪時,她話裡話外滿是感嘆:

“這麼多年我都在埋頭工作,但看看同輩,不免有些遺憾。
現在我終於體會到了被看見的感覺。”


當記者打趣似的問她,今晚戴的項鍊多少克拉,她說“I don't care”,並暗暗翻了個白眼。是啊,誰在乎項鍊有多少克拉呢?畢竟她的成長故事可比脖頸上的鑽石引人矚目多了


與你分享楊紫瓊的10個故事。


01.

01.

“我從你第一部電影

就愛上了你。”

最近提起楊紫瓊,就不得不提她和Cate大魔王之間的“姬情”。別問,問就是明面上惺惺相惜,背地裡暗戳戳撒糖(不是)。


楊紫瓊拿到金球獎後,美國頂級娛樂媒體《Variety》特意邀請了她,與金球獎的另一位影后 Cate Blanchett 對談。


她倆一個是音喜類電影最佳女主角,一個憑藉《Tár》成了劇情類最佳女主角,因為金球獎特殊的設置都成了影后,卻也都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競爭對手。

本以為兩人相見一定火藥味甚濃。


誰知道一代女俠 Michelle Yeoh 在凱特大魔王面前居然嬌羞了起來。兩個人“巔峰對決”時,周圍升起了無數粉紅泡泡。
她們不僅迅速開啟了互誇模式,

Cate :“我好緊張,我更願意這裡只有我們倆。”
Michelle:“我知道採訪對象是你之後,就一直沒睡好覺。”

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彼此初見的場景,

Cate :“我第一次見你是在香港。

當時還沒見到你,就已經感覺到你的存在。”

下圖為兩人第一次見面。


甚至見面不到三分鐘,就互相表白了……對對方真實的想法。

Cate :“我一轉過身,楊紫瓊就在我眼前,當時我……人都看傻了。”
Michelle:“我從你第一部電影就愛上了你。我羨慕你的藝術生涯,甚至還嫉妒你。”

撒糖速度看得人目瞪口呆。



即便都很緊張,兩人卻依然表現得得體大方,從容不迫地聊了許多表演視角的問題,真誠、專業、且富有同理心。


都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的她們還迅速敲定了合作意願,讓人不禁腦補出一出一見傾心如故的戲碼。原來女性之間除了扯頭花的俗氣敘事之外,對對手才華與魅力的惺惺相惜那麼好磕。

私下關係也很好。

動不動就要親親抱抱。

不管誰拿到了什麼獎,都沒有嫌隙,只有祝福。

女性之間是可以彼此聯結、彼此賦能的,格局打開,女俠身邊站著的,是和她一樣身體力行,努力改變世界的屠龍者。

02.

02.

“下次我不要你救我,

我自己來”

楊紫瓊1962年生於馬來西亞的華裔家庭,祖父與父親都是知名華商,出身世家的她自幼被媽媽教導要成為淑女。
年少時的楊紫瓊,真當得起“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評價。她學習鋼琴和芭蕾,也對體育運動深感興趣,曾代表馬來西亞參加過跳水比賽。
15歲時,小小的楊紫瓊便前往倫敦皇家舞蹈學院主修芭蕾,卻在17歲時因脊椎受傷,不得不終止舞蹈生涯。於是她將注意力轉移到編舞上,並輔修戲劇。
但儘管輔修了戲劇,她的老師和她本人都不認為自己能成為演員,因為她懼怕上臺講話。
然而造化總是出人意料。


1983年,學成歸國的
楊紫瓊在媽媽的鼓勵下參加了“馬來西亞小姐”的選美。沒想到不僅拿下冠軍,還一路順風順水,代表馬來西亞出征世界小姐,在澳洲成功奪得“墨爾本小姐”。
通過選美比賽嶄露頭角後,她拍了幾支廣告,香車寶馬配美人的那種。不久後便接到赴港拍攝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的邀約。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她,沒想到自己很快會遭遇事業上的第一次滑鐵盧。
《貓頭鷹與小飛象》是80年代典型的動作喜劇。導演洪金寶找到楊紫瓊,將她按慣例塑造成一個柔弱不能自理,動不動就哭鼻子的花瓶。誰知道“花瓶”本人來到片場,卻對打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覺得看起來像在跳舞……當時我對製片人說,我很想嘗試一下,他們看著我,就像我瘋了一樣。當時他們可能真的以為我瘋了,但是我非常幸運,他們認為可以給這個20來歲的新人一個機會。”
當然了,這件事不過是楊紫瓊和武行結緣的微小契機。
彼時她的演技尚且稚嫩,文戲尚不如同片場的小丫頭片子出彩,電影理所當然不賣座。而楊紫瓊也很快意識到做一個等著被救的花瓶所要承擔的風險。

於是楊紫瓊的第一個角色,成了第一個叫醒她的角色:

“我可以喊過一次救我,
下次我不要你救我,我自己來。”

她再也沒接過木頭美人的角色。

03.

03.

“如果我真做不到,

那就沒借口了。”

80年代正是香港影壇的黃金年代,如今少見的風華絕代的美人,在那個年代多如雲霞。

東方三俠:張曼玉,楊紫瓊,梅豔芳
楊紫瓊雖是選美冠軍出身,但這個世界從來不缺美人。經過票房失利的她眼前有兩條路,喜劇和動作。當時的影壇,這兩類片子最叫座。

可當年她的粵語說得還不夠流利,又對打戲感興趣,於是便果斷地對對洪金寶說:“帶我進武行吧,我要練拳腳。”

一個富家千金,能吃得了武行的苦嗎?她幾乎受到了所有人的質疑。

可楊紫瓊嘴上說“不成功就回去做淑女咯”,卻暗暗下定決心要證明“我們女孩也能進入這個領域做到這些”。

後來她也的確證明了,她不僅吃得了這份苦,還不輸給任何人。

滑鐵盧後的第二年,她主演的《皇家師姐》上映。

電影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追車鏡頭,持槍、瞄準、倚車、飛奔一氣呵成,一看就下過很多苦功。

多年後她接受採訪,談起那時的境遇,說導演總覺得她的胳膊很髒,直到幫她擦拭時才發現,胳膊上的不是土,而是烏漆漆的瘀血。

可她從未抱怨過一句話,只是心想,“說有什麼用,還不是要拍完戲”。

對她來說,肉體上的苦還算不得什麼。

更讓她困擾的是,剛開始演打戲時,跟她演對手戲的男演員和武行都會控制力道,他們想著保護她,於是拳頭總是出得軟綿綿的。

楊紫瓊就說,“難道你就想讓我待在廚房,為你們熨衣服、做飯?想得美。你們要做的是退後一步,給我們一個機會,

如果我們真做不到,那就沒借口了。”

於是狠狠地回擊,讓所有人知道,她有力量。她明白武行是強者的天下,但強者只分力量,不分性別,她值得在這裡待下去。

皇天不負有心人,《皇家師姐》大獲成功。那年金像獎最佳新人的提名,寫的便是楊紫瓊。

04.

04.

“我可以控制我的節奏”

從千金小姐到新生代打女的轉變可以看出,楊紫瓊從不乏冒險精神,也有勇氣和毅力去抗爭。但在很年輕的時候,她其實和所有人一樣,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楊紫瓊的媽媽是傳統的華裔女性,在楊媽媽眼中,女性只有嫁個好男人,婚後相夫教子才算成功。
受她影響,1988年,26歲的楊紫瓊宣佈在事業高峰期息影,與德寶電影公司的老闆潘迪生結婚。
從千金小姐到豪門貴婦,那些在影壇闖蕩江湖的日子竟成了南柯一夢。
就這樣“歸隱”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楊紫瓊從心底明白,“我從開始就不是個傳統女人,也早就接受這樣的自己”。
1992年,她選擇結束維持了三年多的婚姻,至今未婚未育,過著母親眼中失敗的人生,卻對此甘之如飴:
“好像我媽媽20歲就已經結婚了,所以她們的想法,什麼是幸福,一個幸福的女人是怎麼樣的,我們現在不會認同。
是後來我才知道,我是可以控制我的節奏。

05.

05.

“那為什麼你有做啊?”

1992年離婚後復出,她決心成為自己的靠山,於是演戲時更加搏命,讓跳樓時跳樓,讓穿玻璃時穿玻璃。

跟成龍合作的《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其中有一幕是楊紫瓊騎著摩托車跳火車,也是她自己吊威亞完成的。

被捲到不行的成龍對她說,“Michelle,你是不是想殺了我?你要是再多做一點,我要靠什麼吃飯?”

可她不聽,一部戲下來,身上能有多處骨折。

於是成龍時常再接再厲勸她:“太危險了,不要再做了”。

楊紫瓊則笑著回他:“那為什麼你有做啊?”

明明不做闊太也可以做回大小姐,可她偏偏選了最難走的一條路,並跟這條路死磕到底。結果憑著這種不服輸的精神,他倆雙雙被香港保險業拉入了黑名單。

而《警察故事III》公映後,楊紫瓊靠著自己紮紮實實練出的拳腳,打成了亞洲片酬和知名度都位居第一的女演員。

06.

06.

“也許我還沒做好放棄的準備”

打出一片天后,楊紫瓊依舊表現得兢兢業業,堅持不用替身。可打女受傷本就是常態,哪有不溼鞋的道理。
1995年,她拍攝許鞍華導演的《阿金的故事》。
要從十多米的橋上跳到正在行駛的卡車上,可拍攝條件有限,卡車上雖有厚紙箱,但上層海綿墊偏硬,楊紫瓊下落時上半身卡在了海綿墊的縫隙裡,巨大的衝擊力登時甩在了腰腿上。
據她回憶,她當時覺得腿直接搭在了脖子上,整個人幾近癱瘓前往醫院的路上每經過一處顛簸,她都疼得撕心裂肺。
後來電影片尾以”向楊紫瓊以及為香港電影作出貢獻的武師致敬” 結束 。而楊紫瓊痛苦地養了一年的傷,一度想要放棄演戲。
彼時導演 Quentin Tarantino 因為《低俗小說》上映去了香港,身為楊紫瓊鐵桿影迷的他特意趕到醫院探病,並堅持不懈地打消她放棄的想法。多虧了 Quentin 的支持,楊紫瓊因此有了重新開始的動力。
“那時候我想:也許我還沒做好放棄的準備。”
1997年,35 歲的楊紫瓊受邀參演電影《007:明日帝國》。她不僅成功塑造了華裔女性的新形象,還藉此打開了好萊塢市場。
2000年,楊紫瓊因出演《臥虎藏龍》中俞秀蓮一角再次揚名國際。

電影中俞秀蓮在李慕白去世時哭得肝腸寸斷,楊紫瓊爆發出的演技好得驚人,旁人只道她文戲武戲雙絕,而導演李安在自傳裡回憶這段戲時寫道:

“我知道她哭的不只是俞秀蓮的委屈,而是她自己多年來的辛酸。”

07.

07.

“我不喜歡總是被困在某一處,我總想去看世界”

俠女大概都是不甘寂寞的類型。
時年38歲,因《臥虎藏龍》獲得廣泛認可的楊紫瓊決定轉型。
僅2000年,她就拍攝了《藝伎回憶錄》、《黃石的孩子》等文藝作品 ,此後更在影史上留下許多濃墨重彩的經典形象。
“我樂意去探索新的領域,去開闊眼界,去冒險,去尋找新的體驗。
我不喜歡總是被困在某一處,我總想去看世界。
想變得更好,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出去。而同時非常重要的是,你得接受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成為什麼。”
得益於她自身頗具傳奇意味的豐富履歷,她的角色不限於時空或階層,言行舉止都很讓人信服。
她是《藝伎回憶錄》中舉手投足皆是風情的真美羽,是《宋家皇朝》中沉穩世故的宋靄齡,也是《摘金奇緣》裡強勢高傲的豪門太太。
沒了刀劍拳腳的楊紫瓊,拿捏起人物層次和幽微心理同樣得心應手。

2011年她主演的電影《昂山素季》上映,她在片中飾演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政治家昂山素季,結果因為過於真實,被緬甸政府拉入黑名單,禁止她入境。
李安在電影上映後評價:“我一直以為《臥虎藏龍》是楊紫瓊的巔峰,其實《昂山素季》才是她的巔峰之作。我真的深受感動。”
而今年,她憑藉《瞬息全宇宙》裡那個把喜劇感拿捏到位的華裔母親拿下金球獎,這個獎更有了理所當然的意味。
接受採訪時她感嘆,“終於有人能理解,我全都能做到”。
原來所謂成功,不過是她厚積薄發的結果。
每個平行宇宙的Evelyn,無論過的是在底層摸爬滾打的人生,還是被鎂光燈籠罩的人生,都如此鮮活。因為那些日子,楊紫瓊在她的半程人生裡,都真實地體驗過。


08.

08.

“我們要努力把它變成現實”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覺得,楊紫瓊的人生雖然有過波折,但大體上還是受命運之神眷顧的。但事實上,即便真有命運之神一說,也多虧了她積極爭取,無論是男性當道的武行,還是男女歧視和年齡歧視嚴重的好萊塢。

早在1997年時,她對性別議題就有了超前的認知。

 


那年她上節目宣傳《007明日帝國》,主持人提到成龍,問她成龍是不是她的武打領路人,她毫不留情:“成龍就是 Male Chauvinist Pig男權沙文主義豬”。


她會帶著調侃的語氣批判自己的好友,姿態優雅,言辭卻犀利得一針見血。

後來她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好萊塢,儘管在人才濟濟的好萊塢,她的拳腳功夫無人能出其右,但亞裔身份和漸長的年歲終究讓女俠也成了邊緣人。

去年南加州大學發佈一項報告,統計了2007年至2019年排名靠前的1300部電影,其中“亞洲與太平洋島裔”角色僅佔所有有臺詞角色的5.9%,1300部中僅有29部由亞裔主演或聯合主演,而由40歲以上亞裔女性擔任主演的電影數量為0。 


也難怪當拿到《瞬息全宇宙》劇本時,她會忍不住激動地說:“這是我一直在等的故事。”


這是她第一次在歐美市場上主演電影,不久後她在2022年《時代》雜誌的年度偶像採訪中說:


“當年歲漸長,你發現給能拿到的角色越來越少,會是那種你很熟悉的‘老女人’式角色。但是,女人也開始掌握自身的命運了,我們不會幹坐著等待別人來創作我們想要的角色。我們很多人走出來,說,


我們要努力讓它們變為現實,我為什麼要等著你動手呢?”


女性應該努力去建構自己的話語權。這點她無愧於時代的偶像。


09.

09.

“天天有人求婚很過癮”

楊紫瓊有段談了18年的戀愛,從2004年至今。
男友名叫 Jean Todt,曾是傳奇賽車手,僅在法拉利車隊就獲得過14次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冠軍。
據《Town & Country》雜誌報道,Michelle 和 Jean 於 2004 年在上海的一場錦標賽上相識, Jean 對Michelle 一見鍾情,如今他們不僅是生活上的伴侶,也是公益事業的合作伙伴。
從2005年開始,楊紫瓊就與 Jean 頻傳婚訊,但是她並不急著再次步入婚姻,只坦言:
“他差不多天天向我求婚,我天天起床就會收到花,天天有人求婚很過癮,不過我沒有答Yes又沒有答No,很好玩!”
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在一起開心!”

這種奇妙的狀態持續了十餘年,楊紫瓊的父親過世的時候, Jean 以女婿的身份戴孝。2015年兩人對外證實將步入婚姻。

2017年她拍攝《摘金奇緣》,用了一枚私人戒指做道具,媒體紛紛八卦戒指是誰送的,她卻只是霸氣地回應,“我不等人送我禮物,我喜歡,我會自己買。”
直到2022年楊紫瓊過了60歲生日,她也只認 Jean 是未婚夫。
雖然無法確定她不婚的原因,但18年堅定不移的廝守,足以證明兩個獨立的成年人,真摯的情感。
結婚只是種選擇的形式而已。

10.

10.

“我四十歲才真正學會享受”

面對年齡的增長,一代女俠楊紫瓊在紀錄片裡坦言,“我四十歲才真正學會享受”。

她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有種超然物外的神情,緊接著補了一句“如果回到20歲,我會告訴自己,不要急,真的不要急。”

這份認知是時間和生命體驗賜予她的禮物。

父親過世讓她對死亡有了深切的感悟,“當你發現人生這麼脆弱的時候,你必須好好地生活,以你的方式活,因為不是的話,你就浪費掉了。”

此後她活得更加肆意,她仍舊在意更廣闊的生命體驗,卻不在意自己眼角的皺紋,以及他人刻板或僵化的眼光。
“你知道,當女人到了一定年齡,人們就會給你貼標籤,說你是阿姨、母親、祖母……但我為什麼要別人為我下定義呢?”

如何面對年華老去,楊紫瓊做出了最佳示範,與其懼怕時間,不如把時間變成禮物。

《瞬息全宇宙》中扮演楊紫瓊女兒的演員 Stephanie Hsu 說:

“亞裔演員們沒有好萊塢偶像,但他們都崇拜楊紫瓊。

我想他們崇拜楊紫瓊的原因,或許不是因為她閃閃發光的履歷,而是因為那些履歷,無不證明了一件事,那是不論千萬人阻擋,將生命活到極致的體現。
用40年光陰,真正把自己活成了一把劍,不管年齡,不管性別,不管國籍、階級和標籤,一路披荊斬棘,打破定義,把生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也許很多人有了一定歲數就會放棄夢想,迴歸現實,可是她沒有。
於是60歲,可以迎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這個春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過去的每個楊紫瓊的加總,那無數個宇宙裡的她,都見證了今天這個宇宙裡她的榮光。
難怪當被問起是否想去其它宇宙生活時,她會大笑著否定,“我不會去其他任何地方的,我在這個宇宙裡已經玩得太開心了!”
不管在哪個宇宙,她都有讓自己開心的能力。

這就是她——楊紫瓊。

(網圖來源不詳)

Reference:
1. 從《尚氣》到《媽的多重宇宙》,六十歲的女一,楊紫瓊當之無愧
https://www.vogue.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michelle-yeoh-story
2. VOGUE 11月號封面,楊紫瓊,一個真正的女英雄
https://www.vogue.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2022-november-cover
3. 在電影江湖也能當恣意闖蕩的“俠女”?
https://mp.weixin.qq.com/s/lOk0FDxYxdqxd1piL_3Spg
4. 《我的時代和我——楊紫瓊篇》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orgbggb/w0709dm0ck2.html
5. 維基百科——楊紫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elle_Yeoh#cite_note-59

👀
EDITOR: 面蔡
edited by mialiu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原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