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世紀後期,就在宋遼激戰正酣之際,中國西北地區原本臣屬於北宋的党項人趁此良機,左右逢源,對宋遼雙方既利用又對抗,最終於公元1038年建立起西夏政權,使宋遼南北對峙的格局演變為三足鼎立之勢。在北宋與遼被金所滅後,西夏則繼續生存下來,繼續與南宋、金鼎峙。直到1227年,西夏最終被蒙古人滅亡,前後享國二百餘年。
西夏地圖。來源/譚其驤版《中國歷史地圖集》
終北宋一朝,西夏是除遼之外的頭號大敵,正如宋人所言:“方今夷狄之患未有甚於西邊者。”北宋屢次對用兵西夏,卻始終未獲全功。與之相比,遼與西夏間的戰爭卻少為人知。實際上,早在遼聖宗時期,遼夏之間便發生過沖突。到遼興宗時期,雙方更是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戰爭,互有勝負,最終以議和告終,那麼,為何遼也沒法消滅西夏?
這一切要從西夏的建國史說起。
西夏是以党項人為主體建立的多民族政權,本名大夏,宋人稱之為西夏。党項人是古代西北羌族的一支,稱党項羌,分為八部,在南北朝末期(公元6世紀後期)才嶄露頭角。党項羌按照從氏族分化出來的家族結成部落,各自分立,不相統一。著名的族姓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族,以拓跋氏最為強盛。然而,根據西夏王室拓跋氏的自述,他們的先世其實出身鮮卑族系,但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種族界限已經十分模糊,故拓跋氏始終被視作党項諸族之一。
唐朝時期,部分黨項人開始歸附唐朝,受到了優待。634年,唐朝大將李靖率軍進攻吐谷渾時,党項大首領拓跋赤辭率諸部與吐谷渾並肩作戰,後戰敗投降。唐朝在其原住地區設立了32個羈縻州,任命歸附的部落首領作刺史,以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賜姓李,党項人就此被納入唐的統治之下。隨著吐蕃的崛起與擴張,党項人的底盤又被侵佔,各部落難以忍受吐蕃的脅迫和壓榨,向唐廷請求內徙。唐朝將他們遷移到今隴東、陝北一帶。唐代宗時期,為防止党項人與吐蕃人勾結作亂,又將其部落遷到銀州(今陝西榆林南)以北、夏州(今陝西靖邊)以東的地區。綏州(今陝西綏德)、延州(今陝西延安)一帶,也陸續遷來大批党項人。從此,党項人開始在西北地區生根發芽。
《紅拂圖》描繪了李靖拜見楊素的場面。作者/(明)尤求,來源/故宮博物院
党項部落遷入內地以來,仍然過著畜牧生活。由於跟先進的中原經濟和文化相接觸,生產技術和勞動經驗得到提高,產業發達,逐漸積累起財富。在此情況下,為保護已有財產,他們開始用牲畜與漢族商人交換鎧甲和武器,充實自己的武裝,這也大大加強了党項人從事劫掠活動的力量。873年,党項首領拓跋思恭佔據宥州(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鎮),自稱刺史,成為地方割據勢力。數年之後,唐朝發動各地武裝鎮壓黃巢起義,拓跋思恭於881年率軍參與其中,因功被授予夏州定難軍節度使一職,封爵夏國公,又賜國姓李氏。從此,夏州地區獲得了“定難軍”的稱號,統治著夏、銀、綏、宥、靜(今陝西米脂)五州之地,成為一方藩鎮勢力。
五代十國時期是唐朝藩鎮割據狀態的延續和發展。夏州李氏僻居西北一隅,採取“保全實力”的政策,不去參與中原霸權的角逐。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李氏先後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漢各政權在名義上維持“臣屬”關係。而這些政權往往因為自身不穩定,加之有其他敵人要應對,除後唐明宗李嗣源對它發動過一次失敗的用兵外,普遍默許了夏州政權的割據狀態,並對李氏家族的政治特權予以承認。中原政權的妥協和無力使夏州李氏政權在西北各族中的統治威望日盛,成為日後李繼遷(西夏政權奠基者)“振臂一呼”的政治資本,為西夏政權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五代十國時期全圖。來源/譚其驤版《中國歷史地圖集》
北宋建立後,開始了消滅各地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的戰爭。到982年,除夏州李氏政權外的其他割據勢力全部成為歷史。迫於北宋的強大壓力,當時執掌夏州政權的李繼捧(李繼遷族兄)入朝覲見宋太宗,並獻出所轄之地,自己也留居開封作為人質。然而,不甘雌服的李氏族人在李繼遷的帶領下逃往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巴彥淖爾),以此為基地集合武裝,不斷侵擾北宋邊境。984年秋,北宋知夏州尹憲和都巡檢曹光實以精兵夜襲地斤澤,重創了李繼遷的軍隊,斬首五百級,俘獲羊馬、兵器上萬,還擒獲了他的母親、妻子。李繼遷在此役中僅以身免,狼狽至極。
地斤澤慘敗後,李繼遷並未一蹶不振。夏州李氏統治陝北、河套地區已有上百年,威望深厚,在党項及西北其他各族中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李繼遷很快又在夏州以北的黃羊坪召集部眾,並通過與豪族大姓通婚的方式,和野利氏各族建立起反宋聯盟。然而,李繼遷同樣意識到,党項一族的力量畢竟弱小,即使得到西北各族的幫助也難與北宋抗衡。此時,宋遼戰爭正處於激烈的階段,李繼遷由此想到利用宋遼矛盾,藉助契丹人的力量與北宋對抗,於是採取了聯遼反宋的策略。
986年初,李繼遷派親信張浦攜重禮出使遼,請求內附。當時,北宋正在謀劃第二次北伐,遼南部面臨巨大的國防壓力。因此,遼的實際統治者蕭太后決定籠絡李繼遷,以從側翼牽制北宋。當年二月,遼授予李繼遷定難軍節度使、銀夏綏宥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等職位。李繼遷雖然未獲得實質性援助,但在政治上得到了遼的承認。他利用遼廷的名義招攬周邊各部落,隨後重新發動樂對北宋的戰爭。
遼這一邊,由於處在對宋戰爭的非常時期,為了拉攏西夏反宋,可謂不遺餘力。首先,不斷給李繼遷加官晉爵。990年,封李繼遷為夏國王。997年,李繼遷又獲封西平王。1000年,又封李繼遷之子德明為朔方節度使。其次,遼皇室與李繼遷通婚,989年,將宗室之女封為義成公主嫁與李繼遷,並贈送3000匹馬作為嫁妝,使遼夏由宗藩之屬變成甥舅之親。再次,與西夏開展朝貢貿易。李繼遷對遼朝貢頻繁,最多時達到一年8次。遼對他也每次都有賞賜,甚至為方便貿易而專門開闢了從夏州到上京的“直道”。最後,支持並鼓勵西夏對宋的軍事行動。李繼遷每次作戰勝利都會向遼報告,並獻上俘虜和戰利品。每次宋遼開戰,李繼遷也會趁機加緊對北宋的進攻以策應遼軍。
由此可見,在宋遼戰爭的大背景中,此時的西夏扮演了遼在西北方面一支“偏師”的角色,實際上處於附庸地位,為遼對北宋作戰的戰略服務。
1005年,經過多年較量,宋遼雙方達成澶淵之盟。此後,宋遼之間由激烈衝突轉變為和平共處。
宗主國遼停止對宋戰爭,使西夏陷入了獨自對抗北宋的尷尬局面。因此,羽翼未豐的西夏也在隨後與北宋締結和約,接受北宋經濟補償並終止戰爭狀態。此時的遼夏關係在失去北宋這一共同敵人後發生了微妙變化,從聯合對宋的盟友變成了互相提防的敵國,親密度大不如前。
就在澶淵之盟醞釀中的1004年,遼首次以法令的形式嚴禁遼夏邊境的馬匹輸出貿易。次年,距離李繼遷去世兩年後,遼才派出使節。到了李繼遷之子德明時期,遼夏雙方均將爭奪重心轉向河西走廊,為此爆發了衝突。
遼自建國之初就把勢力擴張到漠北及西域地區,並與河西的甘州回鶻政權建立起友好關係,而西夏的崛起使遼在河西走廊的經營面臨挑戰。1002年,西夏奪取了河西東部重鎮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直逼甘州回鶻等遼附屬國,對遼在河西的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因此,遼夏就河西地區展開了明爭暗鬥。西夏總是利用遼在河西勞師遠征、疲於奔命的機會,對河西地方進行干涉和控制。1020年,遼聖宗以狩獵為名出兵涼州(今甘肅武威),意圖對西夏進行懲戒。李德明不甘示弱,率軍迎擊,竟然擊退了遼軍。
涼州之戰是遼夏關係性質轉變的一個明顯標誌。此後,西夏在遼對外關係中的地位和待遇日益上升。1022年,遼首次派遣使節祝賀西夏國王李德明的生日。隨著西夏實力的日益強大,遼逐漸退出在河西地區的爭奪,到1032年,河西地方的親遼勢力瓦解殆盡,西夏贏得了河西之爭的最終勝利。
河西問題只是遼夏分裂的開端。1031年,遼興宗將興平公主許配給德明之子元昊,但婚後二人感情不睦,元昊對公主的態度非常冷淡。1038年,興平公主染病身亡,遼興宗對此事憤懣不平。在經濟領域,遼對西夏實行馬匹、金屬禁運政策,引起了西夏的強烈不滿。為此,西夏不斷招誘遼境內的党項部落外逃。在對北宋政策方面,遼自澶淵之盟後,實施的是與宋親善政策。李元昊公然稱帝,企圖取得與北宋幾乎平等的地位,這同樣威脅到與宋地位對等的遼。因此,咄咄逼人的西夏無疑成了麻煩製造者。
雖然遼夏間嫌隙已深,但此時的遼依舊採取實用主義策略,在宋夏戰爭中左右逢源大撈好處。趁北宋被西夏打敗之機,遼興宗以索取“關南十縣”為藉口,威脅北宋向自己增加二十萬歲幣,這就是“重熙增幣”事件。在獲得宋朝的“報酬”後,遼興宗派遣使臣勸說西夏與宋議和並稱臣。遼趁火打劫又吃獨食的行為無疑引起西夏的不滿,因而元昊斷然拒絕了這一要求。另一邊,遼興宗早已對北宋誇下海口,聲稱自己一聲令下就能讓西夏拱手聽命,元昊的拒絕自然令其大為惱怒。因此,遼夏關係走向破裂。
遼、北宋時期全圖。來源/譚其驤版《中國歷史地圖集》
從1044年到1053年,遼夏間共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首戰發生於1044年秋,遼興宗親率十萬大軍出金肅城(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討伐西夏,以北院樞密使、韓國王蕭惠領兵六萬出北路,皇太弟耶律重元率精兵六千出南路,南院樞密使、東京留守趙王蕭孝友為後應。遼軍渡過黃河,深入西夏境內四百里。到賀蘭山以北的河曲地區時,元昊派軍正面迎擊,並親率精銳埋伏在旁。不想遼將蕭迭裡得率先鋒軍奮勇衝擊,銳不可當,西夏軍大敗而歸,元昊被迫收兵退守賀蘭山。見力敵不過,元昊便遣使求和,遼興宗猶豫未決。於是,元昊主動表態,先退兵以示誠意,隨即每次後撤三十里,連撤三次,並在途中堅壁清野,實行焦土政策。遼軍此時深入西夏境內,後勤補給逐漸斷絕,遼興宗只得同意議和。元昊又故意拖延時間,並趁夜間偷襲遼軍大營,然而被早有準備的遼軍再次打敗。元昊率殘兵突圍而出,遼軍窮追不捨。就在此時,戰場上狂風大作,遼軍恰好處於下風處,一時間被風沙迷目,陣型大亂。西夏軍趁機反攻,遼軍潰敗,死者不計其數。西夏軍又直擊遼興宗御營,遼興宗單騎突圍,但隨行近臣如駙馬蕭胡睹等數十人均被俘虜。元昊見好就收,及時向遼請和。吃了敗仗的遼興宗也無力反攻,只好無奈接受,雙方互相放回對方俘虜。西夏此次獲勝既有天時之助,也有遼君臣輕敵大意之故,存在很大的僥倖成分,所以元昊在獲勝之餘立刻請和。戰後西夏依舊錶示對遼稱臣,而遼朝也未對西夏進行任何補償,與宋夏戰爭不大相同。
第二次遼夏戰爭發生在1049年,此時李元昊已死,其子諒祚即位。遼興宗為一雪前恥,以蕭惠領南路兵馬,耶律敵魯古率阻卜諸部軍從北路進攻,並親率中路軍,以皇太弟耶律重元、北院大王耶律仁先為先鋒。蕭惠的南路軍沿黃河推進,聲勢浩大,戰艦、糧船綿延數百里。然而,蕭惠再次犯了輕敵大意的毛病。他不做好偵察工作,又將鎧甲放在車上,不許將士們騎馬,行軍途中也不紮好營帳。果不其然,西夏大將沒藏訛龐在得知遼軍如此輕敵後,派兵從高坡居高臨下猛烈衝擊。猝不及防之下,遼軍大敗而逃,死傷慘重,蕭惠本人也險些戰死,南路軍就此失敗。耶律敵魯古率領的北路軍倒是為遼贏回了顏面。當遼軍行軍到賀蘭山時,沒藏訛龐派三千精騎迎戰,耶律敵魯古率軍奮力衝殺,大敗敵軍,還一舉俘虜了眾多西夏官僚、家屬,一掃南路軍戰敗的陰影。
1050年,不甘失敗的西夏人主動發起反擊。沒藏訛龐分兵數路攻打遼邊境各城,其中進攻金肅城的西夏軍被遼南面林牙(遼朝官名,為掌理文翰之官)耶律高家奴、西南面招討使耶律僕裡篤擊敗,大將猥貨、乙靈紀等戰死,窪普重傷逃回。另一路西夏軍反遭遼都檢點蕭迭裡得率輕兵襲擊,損兵折將,丟失輜重器械無數。遼興宗決定乘勝追擊,命令西南面招討使蕭蒲奴、北院大王耶律宜新、林牙蕭撒末再度出兵伐夏。當年五月,遼軍圍攻西夏首都興慶府(靈州),並在其境內大肆掠奪。西夏無力抵抗,只能堅壁清野,固守城池。到了六月,遼軍攻破西夏的重要糧食基地攤糧城(今內蒙古巴音浩特北),搶走全部糧草後撤兵。
此後數年間,遼夏間依舊摩擦不斷。直到1053年,西夏進降表於遼,雙方才結束戰爭狀態。但戰爭給雙方關係造成的裂痕在短時間內難以癒合,雙方依然存有芥蒂。如遼拒絕接受西夏的貢物,也沒有答應西夏的請婚。直到遼興宗去世,遼夏間的關係依然沒有好轉。
11世紀下半葉,遼夏關係逐漸恢復,又一次呈現友好局面。1071年,北宋在與西夏的羅兀城爭奪戰中獲勝,西夏向遼求援。遼道宗屯兵宋遼邊界,聲援西夏。第二年,遼又挑起“界河衝突”,經過兩年的交涉後索取了北宋大片領土。此後數年間,北宋不得不暫緩對西夏的進攻。1082年,宋神宗發動五路大軍伐夏,又遭到遼的阻撓。1092年,遼作為調停人,推動宋夏議和,給西夏贏得了喘息之機。到了1099年,北宋再度對西夏大舉進攻,西夏屢屢戰敗,因而緊急請求遼干預。遼道宗派出知右夷離畢(代理右副宰相)蕭藥師奴和樞密直學士耶律儼出使北宋,請求其停止對夏戰爭,雙方就此問題前後交涉數月之久,直到五月,北宋才決定休戰。當年十二月,西夏遣使向宋謝罪,再進誓表,表現出恭順的態度,兩國才恢復和平局面。
宋徽宗時期,在蔡京等主戰派的推動下,北宋佔領了青唐吐蕃地區,並在宋夏邊境構築堡壘以封鎖西夏,於是西夏再次向遼求援。1106年,宋遼就西夏問題的交涉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緊張氣氛。遼使者牛溫舒為了阻止北宋伐夏,甚至以對宋開戰相威脅。最終,宋夏又一次達成合議,並維持了數年多時間。此後西夏每次落於下風,遼均及時出面干涉,迫使北宋同意西夏的議和要求。由此可見,北宋的伐夏行動之所以經常半途而廢,遼的從中作梗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宋人曾感嘆道:“西北相結,亂華為虞,自古聞之,於今見矣。”可知西夏與遼的同盟給北宋帶來了巨大壓力。
遼夏重歸於好的原因有三:第一,西夏不再招誘遼境內的党項部落,並代替叛逃党項向遼輸納貢賦。第二,遼西部邊疆面臨阻卜諸部的威脅,需要西夏的幫助,共同反擊和鎮壓阻卜。第三,北宋開始在宋夏戰爭中佔據優勢地位,遼為避免西夏滅亡後殃及自身,故重新選擇扶持西夏。因此,這一時期後,遼夏關係再度親善,直到遼滅亡。
遼和西夏都是以遊牧起家的北方民族政權,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同時,都曾建立過包括眾多漢族人在內的多民族政權。從公元986年遼扶持西夏開始,到公元1125年遼滅亡、西夏臣服金為止,遼夏雙方以同盟友好為主的關係維持了近140年之久。正是得益於這段同盟關係,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與宋朝得以長期對峙,使10-12世紀的古代中國維持了多個民族政權並立的局面。
當然,遼之所以不遺餘力地幫助西夏,其目的依然是乘宋夏戰爭之機,要挾北宋以滿足自身利益。實際上,遼對與北宋保持友好關係的興趣遠高於聯合西夏反宋。自澶淵之盟後,遼從未因為西夏問題對北宋直接開戰,而是通過外交途徑進行交涉。圍繞西夏問題的遼對宋外交通常由涿州地方當局處理,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層面。在交涉中,大多數情況下遼只是敷衍了事,以應付西夏的請求。由此可見,遼夏關係其實相當於遼宋關係的附屬品。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遼史》,中華書局,2016年
(清)吳廣成:《西夏書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吳天墀:《西夏史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楊浣:《遼夏關係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
顧宏義:《天傾——十至十一世紀宋夏和戰實錄》,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