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要“替代手機”的Ai Pin,居然搞出了雙向收費

號稱要“替代手機”的Ai Pin,居然搞出了雙向收費

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通用計算設備是什麼?或許AR眼鏡、MR頭顯是絕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但蘋果前設計師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似乎並不這麼認為,兩位聯合創立的Humane公司,就在日前推出了一款號稱要“替代手機”的可穿戴AI智能硬件Ai Pin。

根據Humane方面的說法,小巧如同胸針的互聯智能可穿戴設備Ai Pin可固定在衣服上,並使用內置的一系列傳感器來實現對環境的感知,帶來小巧、無屏幕的個人移動計算體驗。它的具體使用方式,是利用激光將顯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然後通過點擊、手勢,或是語音命令來完成交互。如果單純從交互設計上來看,Ai Pin確實與科幻電影中的未來科技設備如出一轍,確實頗具想象力。

其實通過投影的方式來讓智能硬件實現無屏幕的效果,Ai Pin並非首創。早在2018年就有智能手環廠商推出了“投影手環”,可以將皮膚變成屏幕,並通過投影和位置傳感器相互協作,可直接在皮膚上進行觸控操作。如果這一設計確實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那麼過去五年間投影手環應該會大行其道才是,然而現實顯然很骨感。箇中原因無外乎兩點,設備本身的平行投影,以及在皮膚這樣不規則曲面上的投影效果難以解決。

事實上,Ai Pin與早年間的投影手環還是略有區別的,前者只需顯示文字內容即可,但其必須對準手掌才能看清投影內容的設計,大概率不能讓用戶滿意。

至於能用Ai Pin來幹什麼,Humane方面號稱它可以獲得人工智能體驗,並且在OpenAI、微軟、谷歌、Slack等一眾AI大廠的加持下,藉助雲服務獲得AI大模型的相關能力不在話下。並且通過訂閱音樂流媒體服務Tidal,Ai Pin還能化身“Ai DJ”。

那麼問題就來了,通過激光投影在手掌上顯示AI大模型輸出的內容,這是一個好的設計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通常成年男子的手部大小平均為7.44英寸,手掌部分則更小,這也就意味著Ai Pin投影的可視面積有限。同時智能手機採用的OLED材質屏幕是自發光的,可人類的手掌顯然不能發光,這也就意味著Ai Pin投影的字體也不能太小。與智能手機相比,更小的顯示面積和更大的字體,帶來的就必然是更少的單個畫面信息量。

最終的結果,就是AI大模型輸出的內容在通過Ai Pin投影到手上時,用戶需要花費比在手機上更頻繁的滑動或類似操作才能完成閱讀,這就對體驗並不友好了。當然,如果拋開價格,Ai Pin確實是一款新奇、且有趣的消費電子產品。可699美元的價格和每月需要支付24美元的訂閱費用,顯然就讓Ai Pin“替代手機”的說法變得滑稽了起來。

根據Humane的綜合訂閱計劃,每月的24美元包括一個專有的電話號碼和無限制的通話時長、數據、文本,以及雲存儲等,由T-Mobile獨家合作提供。且不提目前一部iPhone 15在美國的售價最低只需799美元,每月24美元訂閱費用的更是讓Ai Pin變成了消費電子產品中絕無僅有的存在。

畢竟在此之前沒有哪一款消費電子產品會同時使用買斷+訂閱的雙重收費方式,Ai Pin這一模式開了個極其不好的先例,會極大增加用戶的使用負擔,同時還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Ai Pin的所有權歸屬模糊。

以智能手機為例,一旦賣給了消費者、歸屬權就變成了後者,甚至於廠商即便倒閉,也不會讓手機變成廢鐵。比如說早已退出手機市場的LG,目前在閒魚上依然能找到大量以“洋垃圾”身份存在的LG手機,這些產品並沒有因為LG的退場而變得無法使用。可Ai Pin的問題在於,如果不支付訂閱費用,那麼它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個無法使用的產品。

也就說一旦Humane解散,Ai Pin立刻就會變成一個電子垃圾,徹底失去使用價值。這一設計的好處,就在於將用戶與公司強行捆綁在了一起,讓用戶在Ai Pin的使用存續期間一直可以為Humane貢獻價值。至於為什麼Ai Pin會採取如此扭曲的定價策略,或許高昂的成本是唯一的答案。如果不使用付費訂閱模式,其售價大概率會超過1000美元。

毫無疑問,Humane並不是蘋果這樣的公司,沒法讓消費者為一款前途未卜的消費電子產品花費上千美元。所以自然也就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價格壓低到有嚐鮮意願的消費者普遍能能夠受的區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手機大搞遊戲超分、插幀?現在可能還為時過早

如果GPU本身根本還沒到瓶頸,這些“後期優化”功能或許並非好事。

“搖一搖”廣告霸屏雙11,淘寶和京東都急了?

在這個重要節點,顯然沒有誰敢於將流量拱手讓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