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祖望:我治鼻炎、鼻衄、鼻塞常用的8個經方

中醫書友會
第343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知其一定之治,隨其病之千變萬化,而應用不爽”。本文中關於鼻病的經方用方指徵以及加減變化的心得,如能結合《幹祖望耳鼻喉科醫案選粹》等書中的驗案互參,則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幹祖望用經方治療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經驗

作者/幹祖望

幹祖望,1912~2015年,出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中醫現代耳鼻喉學科奠基人之一,國醫大師。
學術代表著作:《中醫喉科學》《幹祖望醫話》等。
一、桂枝湯與腎氣丸治療過敏性鼻炎

凡急性過敏性鼻炎,噴嚏頻作,清涕不斷,鼻塞失嗅,遇寒更甚,舌苔薄白,脈浮者;局部檢查:鼻黏膜蒼白,鼻甲水腫,有水樣分泌物。屬於肺經感受寒邪,失其調和,可用桂枝湯治療。

桂枝湯功能溫肺祛邪,調和肺氣,用治此疾,效果確實。也可酌加蟬衣、徐長卿之類以加強脫敏能力,衛虛者尚可加黃芪。

慢性過敏性鼻炎,表現為病程漫長,微寒微風即狂嚏連綿,涕清如水;局部檢查則黏膜蒼白,鼻塞似有似無,嗅覺正常;全身症狀為身寒怕冷,四肢不溫,大便溏薄,精神萎頓;舌苔薄,質白不紅,脈來沉遲微弱。這是腎陽虛怯所致的過敏性鼻炎,取用腎氣丸治療,可獲佳效。

二、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治療鼻衄、齒衄及體虛證實的咽炎

鼻衄,理當責之肺經,但陽明之脈挾鼻,故鼻也與陽明相關。因之衄血少者固宜清肺,而大衄則必須清瀉陽明。白虎湯清胃止衄,最為理想。齒衄從詞義上看,似屬牙齒出血而責之於腎。

但實際上牙齒怎能出血,乃出之於齒齦,實屬陽明,故實證齒衄,白虎湯最宜。咽屬胃,凡風溫化火或實熱所致的咽炎,白虎湯也為常用方藥。

如其體虛證實,咽紅口乾的乾燥性咽炎,則用白虎加人參湯。誠如《成方切用》所謂:“白虎解熱,人參生津。”

三、黃土湯治療慢性鼻衄

慢性鼻衄,屬脾不統血者,施予歸脾湯。但對長期衄血而血量不多,立特爾氏區完整無損,鼻黏膜蒼白;全身症狀有身凜少溫,腰痠,小便頻數,精神萎頓,甚至黎明洩瀉或浮腫;脈沉遲微弱,舌苔薄、質瘦而淡者,則以黃土湯最為適合。方內之伏龍肝若缺而難覓,可用赤石脂代之。

四、麻杏石甘湯加減治急性喉炎、暴聾與慢性鼻竇炎

急性喉炎常可出現聲音嘶啞或陡然失聲,喉頭乾燥、灼熱、疼痛,伴以陣咳,甚至呼吸喘促。局部檢查則喉黏膜呈瀰漫性水腫充血,舌苔黃或黃膩,脈大數。全身症狀可有發熱、畏寒、疲倦、食慾不振、大便閉結等等。

取用麻杏石甘湯,療效頗滿意。此外更適用於喉白喉、某型急性喉阻塞等,不過用量必須加重。本方減去石膏,稱三拗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篇中有此方,但林億、高學山都認為“後賢之所綴補”),用以治療暴聾耳閉,也頗有成效。

如其配合吹張,則效果更好。此外,慢性鼻竇炎在諸方藥失效時,用麻杏石甘加魚腥草、乾地龍,收效亦佳。
五、葶藶大棗湯治長期鼻塞

本方專用於治療以鼻塞為主症的慢性鼻炎。其適應證為長期鼻塞,鼻甲肥大但收縮良好,形體壯實者。

這類鼻塞的病機,一如《齊氏醫案》所謂:“世俗皆以為肺寒,而解表通利辛溫之藥不效。殊不知肺經素有火邪,火鬱甚則喜得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發也。治法宜以清肺降火為主,而佐以通氣之劑。”

《景嶽全書》更謂:“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風寒。”而葶藶正是辛寒瀉肺藥。又張山雷謂:“葶藶子苦降辛散而性寒涼,故能破滯開結。”鼻子長期堵塞,即是“滯”“結”之謂。本方對於體虛之人應慎用。

六、豬膚湯治慢性咽炎、萎縮性鼻炎

筆者經常取用本方以治療慢性咽炎及萎縮性鼻炎,療效頗為滿意。

方法是:取鮮豬皮約1斤,加水以武火煮熟後,轉用文火56小時以上,使之稀爛如膠狀。如有小塊,可用手加以捏爛,再用篩子過濾。再加蜂蜜、大米粉各半斤,攪勻(在冬天,可在文火上攪拌),冷卻,瓷器收藏。

服法:每天晨昏2次,12匙,開水衝化,一次飲服。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謂:“豬膚甘涼,清虛熱,治下利、心煩、咽痛。今醫罕用此矣。”為了使古方不致被湮沒,筆者正考慮在本院藥廠生產此藥,暫名“豬膚膏”,以供臨床應用之需。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END—

過敏性鼻炎高發季來了,這裡有15個經驗方

通過3則醫案,學幹祖望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思路及方藥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江蘇中醫雜誌(1983)》丨作者/幹祖望丨薦稿/個個丨編輯/居業、思含
  •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