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啞、說不出話,針刺治療取穴精準,效果明顯

中醫書友會
第343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失音症為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失音作為現代常見疾病,輕則聲音嘶啞,重則發音不能,大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下四則醫案從四個角度論治失音,取穴精準,效果明顯。可供各位同道學習參考。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針刺治療失音舉隅

作者/曾紅英


失音是喉科常見病症之一,筆者採用針刺療法治療,療效滿意。現舉例介紹如下。

1、氣滯血瘀

殷某某,女,26歲,歌唱演員。1997年10月3日診。

平素體弱,曾3次失音,均發作於疲勞後。前日演出結束後又咽喉不適,發聲吃力,昨日勉強堅持後聲音沙啞不揚,咽喉疼痛。檢查聲帶充血。舌苔薄白,脈沉細。穴取魚際、人迎、扶突、通裡。針後咽部即感舒暢。每日1次,針治3日後,諸症悉除。

  • 按:
平素體弱,病多發於疲勞後,加之高音歌唱,傷氣損脈,使喉間聲戶氣滯血瘀,致嘶啞不揚。

針刺人迎、扶突,直接疏通患處氣血,消腫散結,此為治其標;循經取魚際調肺氣而潤咽喉;又取通裡以理氣通絡,均為治其本。其療效有如《靈樞·終始》篇所云:“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

2、外邪阻滯

周某某,女,29歲,農民。1998年5月2日診。

10天前因小孩夜哭,乃起床哄睡,翌日即有感冒症狀,繼則喑啞。經治未愈,至今喉部不適,咽癢乾咳。舌苔白膩,脈浮緊有力。

穴取少商出血,又針刺風池、天突,再大椎、肺俞拔罐。10分鐘後,即感咽喉舒適,發音始揚。每日1次,3日後能出聲但稍沙啞,略有乾咳。續針3日,言語自如,聲響如常。

  • 按:

《諸病源候論》雲:“中冷聲嘶者,風冷傷於肺之所為也。……氣為陽,若溫暖則陽氣和宣,其聲通暢。風冷為陰,陰邪搏於陽氣,使氣道不調流,所以聲嘶也"。

故取風池以疏風散寒,點刺少商出血以清利咽喉,取天突以宣肺利咽者,乃宗《針灸甲乙經》“喉痛喑不能言,天突主之”之說。在大椎、肺俞拔罐,以溫經散寒,使邪去氣機通暢,音出如常。

3、肝鬱氣滯
鬱某某,女,45歲,教師。1999年3月10日診。

平時工作緊張,2天前又因發生不愉快,猝感發音不揚,聲嘶不能言語,伴心煩易怒,頭暈耳鳴,胸悶噫氣,太息頻作。舌尖紅、邊色紫,脈弦細。

穴取扶突、天鼎、支溝、內關。邊針刺,邊予心理疏導。5分鐘後,音出自如。

  • 按:
《素問·大奇論》謂:“肝脈驚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本例喑啞亦在情緒激動時發生。《針灸甲乙經》雲:“暴喑氣梗,喉痺咽痛,不得息,食慾不下,天鼎主之”,又云:“暴喑不能言,支溝主之”。

故取此兩穴以利咽喉、洩肝熱,配內關平肝寧神,扶突調氣通絡。上下氣機通調,則音自出。

4、肺腎陰虛

王某某,男,67歲,工人。1999年10月20日診。
有肺結核病史3年,半年前因勞累過度,即感咽喉不適,繼則聲音低沉嘶啞,經多方治療而乏效。面色萎黃,神疲消瘦,咽乾口燥,乾咳,耳鳴。
舌紅、少苔,脈細。穴取扶突、天鼎、太溪、魚際,針用補法,每日1次。又耳針肺、咽喉、氣管、腎等穴,3日1次。5日後咽乾口燥明顯好轉,10日後發聲順暢,餘症基本消失,續治5次以鞏固療效。
  • 按:
《醫門補要》雲:“腎為聲音之根,肺為聲音之戶。虛人勞力,損傷元氣,氣海空浮,丹田氣不與在上肺氣相接,故喉啞難出聲”。

本例夙患肺結核,陰液耗損,聲道失潤而啞,故取天鼎、扶突疏通局部氣血、清熱利氣生津,魚際潤肺利咽,太溪益腎而降虛火,配合耳針治療以加強潤肺益腎開音作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