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您嘲笑過身邊打呼嚕的朋友或家人嗎?您曾被別人嫌棄過鼾聲如雷嗎?打鼾是人們在睡覺時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平時我們俗稱的打呼嚕,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經歷,而打鼾的聲音也是“千奇百怪”,有些像“拖拉機”,有些像“摩托車”……,還有人打鼾打到一半忽然停止呼吸、喘不上氣來。世界睡眠日如期而至,今年世界睡眠日的全球主題是“健康基石、共好睡眠”,今天我們隆重介紹一下“打呼嚕”!
它正兒八經的大名是叫作“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SAHS)”,是指多種原因導致的睡眠狀態下反覆出現低通氣和(或)呼吸中斷,引起間歇性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以及睡眠結構形態紊亂,從而使機體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徵。病情逐漸發展可導致肺動脈高壓、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腦血管意外等嚴重併發症,是睡眠障礙中僅次於失眠的第二大類疾病。
是指睡眠中呼吸暫停時口和鼻氣流以及胸、腹呼吸運動同時停止,引起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睡眠片段化,從而使機體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綜合徵。
是指睡眠過程中發生的完全性上氣道阻塞(呼吸暫停)或部分性上氣道阻塞(低通氣),伴有打鼾、睡眠結構紊亂、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表現的臨床綜合徵。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如果有以下表現,您就要重視了,快來對照下自己是否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高危人群吧!
習慣性打鼾、日間嗜睡、可觀察到的呼吸暫停、夜間喘息或憋醒、晨起頭痛、醒後乏力、夜尿增多、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性功能減退。
肥胖、頸圍大、下頜後縮、小下頜、舌體肥大、懸雍垂和軟顎增大、扁桃體肥大。
高血壓、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顫動、肺動脈高壓、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失眠、焦慮、抑鬱。
這些情況可能會影響您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社會生產力、婚姻家庭關係,甚至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車禍、工傷事故。所以,若有身體異常要及時來醫院就診。
使用時間越長,患者獲益越大,配合減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治療效果更明顯。
對於不能耐受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或不願使用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的輕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可選擇口腔矯治器治療。
包括佩戴綁在背部的網球,揹包或泡沫裝置等,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仰臥位的睡眠時間,可減輕部分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嚴重程度。
部分患者可能適合手術,包括扁桃體肥大等或需要下頜前移的明顯下頜後縮的患者。對於體重指數BMI≥35 kg/m2 的病態肥胖的患者,儘管採取了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預減重,效果不明顯,可考慮進行外科減重手術。
目前尚缺乏對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具有明確療效的藥物。
關於打呼嚕,您瞭解了嗎?
“別院簾昏掩竹扉,朝酲未解接春暉。身如蟬蛻一榻上,夢似楊花千里飛。”願您暢快呼吸,願您輕鬆入眠,願您好夢常伴!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專科分會
作者:秦 琦 張 婷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理部
審核:宋元林 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拓醫學科普新局面。持續開展“健康方向盤”、“架起彩虹橋”和“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三大系列品牌活動。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已經成為滬上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科普比賽之一,培養了大批醫學青年科普人才,為青年醫學工作者打造了新時代“有情懷、有溫度、有傳承、有創新”的四有科普舞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