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6月份,由李嘉誠投資了1.8億港元的人造雞蛋正式開始發售,而這款人造雞蛋甚至還有當時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做顧問。
這款雞蛋的宣傳稱它的營養價值比普通雞蛋高1/4,並且其中不含有膽固醇和麩質,其實這種人造雞蛋是由豌豆、黃豆、葵花籽以及高粱等植物當中提取的蛋白質配製而成的。
而最近幾年來,市面上也陸陸續續的上市了幾款“人造雞蛋”,比如美國研發的人造雞蛋,它的外形根本就不像是雞蛋,更像是一瓶黃色或者是白色的飲料,而口感吃起來更像豆腐,與雞蛋有著根本上的區別。
既然蛋白和蛋黃都能夠利用科技做出來,那麼我們再用科技做出蛋殼不就可以了嗎?
而央視財經頻道也曾經對這個問題專門進行了一個相關的實驗,專家還原了人造雞蛋的相應實驗顯示。
人造雞蛋有了明顯的化學合成品的味道,並且製作成本是40塊錢一斤,而在此前提下還難以做出彈殼,並且雞蛋的表面是坑坑窪窪的狀態。
其實如果要做出可以食用的人造雞蛋,成本必然是高於普通成本的,而且從天然蛋殼的技術來看是難以實現這個過程的。
1、“橡皮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橡皮蛋”,據傳這樣的雞蛋,煮熟後其蛋黃非常有彈性,甚至像兵乓球一樣。經研究發現:這樣的雞蛋雖然不是假雞蛋,但很可能是不良企業為了降低飼養成分之後,在飼料中加入棉籽粕,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隱患。
2、“可生食雞蛋”
近來,可生食雞蛋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給大人吃,還有小孩子也能放心吃,更主打“無菌、營養”等賣點,就是在價格上相對較高。這樣的雞蛋就是安全的嗎?
雖然可生食雞蛋也不是假雞蛋,但因為多數可生食雞蛋都沒有標註“沙門氏菌”,目前國家也沒有針對性的相關標準,如果直接生吃,很可能會影響機體吸收其他營養物質,甚至因為微生物而造成消化道疾病。
煮熟的雞蛋比生雞蛋更容易消化,能夠更好地吸收營養。而且,煮熟的雞蛋不會產生油膩的感覺,也不會產生噁心的感覺,口感更好。此外,煮熟的雞蛋也比生雞蛋更安全,因為它可以殺死蛋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細菌。
此外,每天控制雞蛋的攝入量也很重要,每天控制在1-2個即可。多吃雞蛋容易導致血膽固醇增加,影響健康,所以每天攝入量最好控制在1-2個。
炸雞蛋含有大量的熱量和脂肪,每100克炸雞蛋中含有約245千卡熱量和20克脂肪。過多的熱量和脂肪可能會導致超重或肥胖,從而增加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其次,炸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每100克炸雞蛋中含有約500毫克膽固醇,這是一日所需的總膽固醇量的兩倍多。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可能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從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此外,炸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鈉。每100克炸雞蛋中含有約400毫克鈉,這是一日所需的總鈉量的兩倍多。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鈉,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增加患高血壓病的風險。
4、毛雞蛋
其次,毛雞蛋可能含有一定的病原體,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這些病原體會引起食物中毒,因此,毛雞蛋應該適量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最後,毛雞蛋的外殼上有一層薄薄的絨毛,這種絨毛可能會吸收一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進入雞蛋中,從而影響人體健康。
粉:新鮮的雞蛋,它的蛋殼表面是非常的完整堅固的,並且有一層粉狀的白霜不光滑手感是髮色狀態,而這層白霜可以防止細菌進入到雞蛋當中,如果在挑選雞蛋時發現雞蛋的表面有著一層白霜,說明這個雞蛋是非常新鮮的;
透:拿起雞蛋對著光線照一下,新鮮的雞蛋,呈現半透明狀,略微帶著一點紅色,並且可以清晰地看出淡黃的輪廓;
沉:同等大小的雞蛋,新鮮的雞蛋一般是比較沉重的而不新鮮的雞蛋,由於失去了一部分水分,拿在手裡感覺手感有一些輕飄。
結語:如今科技正在飛速的發展當中,在未來也會有更多我們大家意識不到的產品,出現任何一種新鮮的事物,我們大家都需要不斷的進行了解和認識,也是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問題,更是需要我們大家謹慎對待,在安全和健康面前沒有任何的小事,我們大家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