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蠶引起過敏案例:這類患者,要謹慎用動物藥

中醫書友會
第343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殭蠶作為臨床中常用中藥,使用得當效如桴鼓,使用不當則會導致過敏等嚴重情況發生。下邊介紹兩則殭蠶引起的過敏的案例,供大家警示。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殭蠶引起過敏2例介紹

作者/徐雁 姜良鐸 李素卿
  • 例一:方中減去殭蠶而服用,再未出現過敏現象
某,女,32歲,1994年3月25日初診。自感惡寒發熱,頭痛,腰背痛,四肢痠痛,全身軟弱無力,大便日一行,小便黃少,咽部充血,乳蛾微腫大,無膿點,有鼻塞流涕,微有咳嗽,有痰量不多,色白。體溫39℃,舌邊尖紅,苔黃,脈浮數。
診斷為流感,證屬風熱上擾,治以疏風清熱。
方用:柴胡15g,黃芩10g,清半夏10g,銀花15g,連翹15g,荊芥10g,殭蠶10g,桑葉10g,菊花10g,3劑。
一煎服後約30分鐘,患者煩躁,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口唇、指、趾發紺,手足發涼,呼吸急促,舌淡脈數,自感頭暈噁心,極度虛弱。逐漸神志淡漠,精神恍惚,冷汗大出。
考慮可能過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針劑1ml,吸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同時靜脈滴注氫化考的松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溶液中。
由於搶救及時,病情穩定,脫離了危險。進一步詢問病史得知,曾因食用蠶蛹致全身皮膚瘙癢,以後不敢食用蠶蛹。即於方中減去殭蠶而服用,再未出現過敏現象。
  • 例二:過敏性速髮型蕁麻疹,約一小時後轉危為安
劉×,女,6.5歲,1995年6月初診。家長代述:患兒食慾不振一天,耳垂下方腫大半天,腫處邊界不清,觸摸有彈性感和輕度觸痛,稍影響張口。腫痛處皮膚緊張發亮但不紅,無化膿,體溫36.5℃,診斷為腮腺炎。
方用:銀花10g,連翹10g,蒲公英10g,地丁10g,黃芩10g,牛蒡子10g,殭蠶6g,板蘭根10g,夏枯草10g,赤芍10g,3劑。
一煎服後約30分鐘,患兒突然煩躁不安,喘憋,嘔吐一次,逐漸呼吸困難症狀加重,雙肩喘息,驚恐不安,顏面浮腫,口唇外翻,眼瞼腫似饅頭,雙眼成一條線睜不開,面色及四肢發紺,同時周身出現泛發性蕁麻疹。考慮是過敏性速髮型蕁麻疹。
立即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0.3ml,肌肉注射非那根12.5mg,靜脈滴注氫化考的松1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約一小時後,患兒轉危為安,心律140次/分,體溫36.5℃,呼吸40次/分鐘,待病情穩定後回家。
  • 討論
殭蠶是用白僵病菌孢子噴灑在家養的幼蠶皮膚上,在適宜的溫度、溼度下,使孢子發芽,侵入蠶體,因而發病斃僵,形成殭蠶。然後收集病死的殭蠶,倒入石灰攪勻,吸去水分,再揀去絲毛,洗淨灰土,曬乾或烘乾,用麩皮炒至黃色,去麩皮放涼,即為藥用殭蠶。

(炒殭蠶)
性味辛鹹、平,《藥性論》中記有:“微溫、有小毒。”《別錄》:“白殭蠶,生穎川平澤,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溫,溫有毒不可用。“現代《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殭蠶體中含有變態活性刺激素促脫皮甾酮和一種色素3-羥基犬尿素。”
以上兩例過敏病例說明,殭蠶為動物藥,是異性蛋白,如遇對此過敏的患者即可致敏;殭蠶體中含有變態活性刺激物,遇過敏體質的患者也可致敏。通過以上可以得出兩點教訓:
①中藥,特別是動物藥,存在過敏的現象,其過敏原因與患者體質有關
②在臨床開用中藥前,一定問清患者平時有無過敏史,例如為高敏或過敏體質的患者,要禁用或慎用動物藥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北京中醫(1998)》丨作者/徐雁、姜良鐸、李素卿丨薦稿/張春丨編輯/居業丨校對/勤莉
  •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