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走路,可以說是最為方便、溫和的有氧運動,穿上運動鞋隨時就能鍛鍊起來。
如今正值春季,蝸居了一整個冬天的人們,身體亟待激活,不妨攜一家老小出門散散步,放鬆放鬆身體吧。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春屬“木”,對應五臟屬“肝”。木曰曲直,意為樹木的枝條生長、柔和,能屈能伸,引申為生長升發、條達舒暢;而肝主疏洩、主情志。
《黃帝內經》有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說的是,春季萬物復甦,在室外緩緩散步,多出門散步,不僅能激發陽氣,還能使情志像柳枝一樣暢達,達到陰陽平衡、精力旺盛、病邪不易入侵的狀態。
這是由於,冬季寒冷,運動較少,血液運行較為緩慢;而春季氣溫逐漸回升,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耗氧量增加,大腦的能量供應稍顯不足,因此容易睏倦、疲乏。
再加上春季雨量增多,到處都很潮溼,不僅易受外來溼邪侵擾,還會引發內溼。溼性重濁,致頭身困重、疲乏、不願動。
散步緩行,有利於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微微汗出,則溼邪可祛、春困得解。
比如,體健的年輕人快走,能更有效地鍛鍊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一定強度時,還可燃脂減肥。而年老、體弱、多病的人群,則更宜慢走。
如果還是不能確定自己應該選擇哪種步速,可以進行一個“六分鐘步行測試”:
在平地以正常速度步行六分鐘,測量距離。如果發現距離小於150米,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運動,如果距離在150~425米之間,建議慢走,如果距離大於425米,則說明適合快走。
除了注意走法的選擇,走路還有一些細節問題要注意——
抬頭挺胸:腰背挺直,頸肩放鬆,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
擺動雙臂:雙臂以肩關節為軸,進行前後自然擺動,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後不過腰”。
落腳姿勢:前腳掌落地時,膝關節彎曲有彈性感,後腳掌離地時,腰臀部肌肉有向上用力的感覺,加強後群肌肉的參與,能更好地保護膝關節。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右下角,您點一個和“在看”
願您天天睡得香、身體棒!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