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
“氣是延生藥,心為使氣神。能從調息法,便是永年人。”——清·徐文弼《壽世傳真》
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鍛鍊身體的運動,其要點在於不要讓呼吸起伏急促。呼吸一旦起伏急促了,人的氣就亂了,全身的氣血就亂了,身體就不好了。因為人的呼吸跟生命能量的關係是非常大的。
人在小的時候,特別是嬰兒的呼吸,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呼吸的時候整個胸腹部在一起起伏,這叫丹田呼吸。(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呼吸會越來越淺,從原來的吸口氣可以氣沉丹田到後來變淺變短。
人到中年,很多人吸一口氣就憋悶在胸口這個位置了,無法順暢地沉下去,所謂“胸悶氣短”,尤其是說話多了之後,感覺整個胸口呼吸不暢,好像悶住一樣,氣不夠用,甚至呼吸變得很用力才能喘上來,北京話叫做“叨氣”,好像一口氣拔不上來了,用中醫眼光來看是“宗氣不足”,從呼吸已經看出身體衰老的徵象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呼吸變得越來越淺,越來越粗重。家裡有老人的都知道,老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呼吸是很粗的。而且我們知道,瀕臨死亡的人呼吸是非常淺的,呼吸非常困難,是所謂“喉頭呼吸”,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很多臨終的患者,喉頭吊著最後一口氣,嚥了便去了。
所以我們要注意呼吸,從小時候的丹田呼吸,到中年的胸悶氣短再到垂危時候的喉頭呼吸,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身體的衰老,整個呼吸變得越來越淺,越來越粗。有經驗的醫生聽聽患者的呼吸配合診脈就能判斷病情,因為一般疾病狀態下,人的呼吸會發生變化,會變得粗重,節律變得不穩定,其中的規律,根據五臟之別來分別判斷。
因此,呼吸對於健康至關重要,呼吸一定不能紊亂、急促、起伏不定,如果這樣,對於身體都是有所損傷的。
運動的時候要心平氣和,因為心裡處於平靜狀態的時候,呼吸就變得平和。當你激動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呼吸,肯定是短促的。當你心情舒暢的時候,呼吸肯定是順暢的,所以很多人說的胸悶,其實就是心悶。心裡面悶住了、打結了,氣就悶住了。
因此,正確的運動是讓呼吸變得越來越深長,而不是讓呼吸變得短促的運動。中國自古以來的運動方式都是讓呼吸變得平緩的,像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都是緩慢綿長的,正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是武術的說法,也是鍛鍊身體的秘訣。(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內練一口氣”是根本,中國人的運動就能使這口氣越來越順暢,這便是健康長壽的運動方式。
到了晚清之後,尤其是民國直到現在,我們都知道有一種運動對身體非常好,鄧小平同志題詞“太極拳好”。因為練習太極拳得法的話,呼吸是非常順暢的。而且身體的生命能量會得到非常好的補充。
像剛才提到的三個練習功法: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是目前國家體委承認的鍛鍊身體的功法,都是非常講究呼吸的。再有一個就是以太極拳為代表的內家拳術,這些運動是中國古人的鍛鍊方法,要求動作緩慢、柔和、中正、安舒,呼吸細、勻、深、長,精神放鬆、寧靜。動作越慢,呼吸越深,人就越容易進入安靜的狀態,進入定境,呼吸就會越來越深長,很久才換一口氣。
民國時期,太極名家孫祿堂先生晚年功夫進入化境,完整演練一套太極拳時可以將溼毛巾扎住口鼻,據其弟子介紹,孫先生如此並非不呼不吸,而是在半個多小時練拳的時間裡呼吸微微,“氣若游絲”,呼吸近似停止,接近古人所謂的“胎息”狀態,這足以說明太極拳“養氣”功夫之深。
通過傳統鍛鍊中動作和呼吸的鍛鍊,心神容易安靜下來,放鬆下來,而把氣血充實起來的實質方法就是靜,人安靜了,氣血充實了,身體自然就強壯健康了。
而且現在的運動急劇而短暫,很容易出大汗,這樣也是不利於養生的。運動的時候要微微出汗,就像毛毛細雨一樣,滋潤大地,雖然量不大,但能滋潤得很深,所謂“春雨貴如油”,這樣的微汗出透,能把寒氣、病邪和一些代謝垃圾徹底排出體外。
運動不要大汗淋漓,大汗就像瓢潑大雨,下完之後,往往土地表面積水泥濘,而土壤裡面依然是乾燥板結的,這種大汗不但不能把寒氣排出,反而很容易打開毛竅讓風寒外襲。(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中醫有一個說法叫“大汗亡陽”,就是說大汗淋漓會讓全身的陽氣蒸騰出來消耗掉,導致陽氣的衰亡。
我有很多運動員朋友,年輕時就是因為“汗出當風”,後來人到中年,肩關節、膝關節風溼發作,疼痛難忍。什麼樣的人容易大汗淋漓呢?除了激烈運動的人,身體元氣不足、表陽虛弱的人都容易大汗淋漓,並配合著容易感冒,所謂“衛氣不足”。
因為出汗是一個能量代謝的過程,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對身體不好。因此,身體虛弱、元氣不足的人,也不要去蒸桑拿出大汗,這樣會使人元氣更加虛損。這樣的人,最好選擇那些能夠持久、呼吸勻稱一點的運動,也就是現在說的有氧運動,這樣才能夠強身健身,補充元氣。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