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1000餘本txt格式電子書免費下載
中醫實用技術叢書(全10卷 高清版)免費下載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 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曾仕強《易經的智慧》視頻 【免費獲取】
嶽美中老師談治學經驗
整理/連建偉、薛近芳
業師嶽美中教授(1900~1982年),醫理精湛,學驗俱豐,素為醫林景仰。晚年雖積勞成疾,身染沉痾,但仍壯心不已,不忘振興中醫大業。對吾關懷備至,每為授業、解惑,不遺餘力。筆者有幸忝列門下,榻旁聆教,獲益良多。謹將昔年隨手記錄嶽師所談的治學經驗,整理如下,供同道參考。
嶽美中老師說:成學問要具備三個條件,一、勤奮苦學;二、良師益友;三、天資。
天資僅於學習中發現,而勤奮最為重要。“勤能補拙”,必須持之以恆。要有韋編三絕的治學精神,要有攀登高峰的雄心壯志,要有傳世不朽的百代思想。三國時魏人董遇常教學生利用“三餘”讀書,謂:“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宋·歐陽修《歸田錄》雲:“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要有毅力,有恆心,有韌性。有志者事竟成。功深養到之日,便是豁然貫通之時。
環境對於成才影響很大。拜師訪友,問道求學,是創造環境的最好方法。“獨學無師友,孤陋而寡聞”。以文會友,集思廣益,互相促進。葉天士一生拜師十七人,後成為溫熱學派之大師。
治學必須精專,“主一無適”之謂專。非專則不精、不深、不透。章次公學醫時,章太炎指導說:“學技要專,即詩詞亦所當戒”。次公夙好詩賦,聞此誠後,身遵行其言。陸淵雷學醫時,室壁貼一條幅雲:“來客除談醫外,請勿談別事”。前人的治學經驗要引為借鑑,擬定一些約束自己的戒律,極力節制不必要的偏好,使精力不分散而能集中,儘量避免應酬嬉遊。
做學問一般都要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只有經過實踐,然後才能提高。臨證既久,經過師友指點,結合個人的反覆磨鍊,才懂得辨證施治的精要。
我主張早背讀,積資料,晚下筆。四十歲前讀書博覽,五十歲前積累筆記、醫案等資料,五十歲後動筆。背讀是學習經典醫籍的首要功夫,貴在一個“早”字。
年青時,記憶力強,是讀書的黃金時代。年一稍長,理解力發達,記憶力卻有所減退,背誦的東西也就記不牢固。因此,我常有學醫恨晚之嘆!內經、仲景書、金元四家、後世溫病諸家等歷代名著,要熟讀牢記,打好基礎。
讀書要分必讀書和瀏覽書,必讀書要少而精,對《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要精讀,還要記熟,至少要背誦有證有方的條文,還要在方藥用量上下工夫,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方藥用量上。
讀書要擇善而從,批判接受,不能死於句下。“盡信書不如無書”。我輩讀書,應實事求是,不要犧牲寶貴的時間去研究虛無縹緲的空說。我好作舊詩,虛擲了不少光陰,積習難除,至今仍不能與之決裂,自愧毅力不足。
中醫的治法,是規圓矩方不容假借的。倘若學得不深不透,不能很好地掌握它的規律,一旦付諸實踐,就有“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過失。我有二句詩:“治心何日能忘我,操術隨時可誤人”。前一句敦促自己德進,後一句敦促自己業進。醫生一舉手一動足即接觸到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
千方容易得,一效最難求。《傷寒論》、《金匱要略》、《千金》、《外臺》及後世諸家的方劑要研究,掌握其規律性。在臨床運用中,失敗了的有其原因,成功了的也有其原因,每個大夫也都有經驗方,對這些經驗方也要加以分析研究。蒲老(蒲輔周)的用藥用得好,劑量又小,我向他學到了不少東西。
《周易》的第一篇《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乾乾,作剛勁解。學習就要有這樣的精神,永遠自強不息。正如孔子所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臨床中要保留完整的脈案,讀書要作筆記,平時注意積累資料,既可記存備忘,又可供日後寫作之用。中外許多著名學者,莫不記盈筐,才能著作等身。寫文章要多看書刊雜誌,才能佈局、措詞。圍繞準備突出的問題組織材料,安排結構。多寫才能筆調熟練。
在讀醫書同時應讀些哲學著作,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箇中醫,要懂哲理。祖國醫學和哲學始終結成不解之緣。《內經》、《傷寒論》等典籍中的哲學思想,基本上是樸素的辯證法,具有整體觀、動態觀,在醫療上起著指導作用。學好辯證法,用新的哲學觀點充實中醫學理論,對增強其生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摘自《新中醫》1984年第6期。整理/連建偉、薛近芳,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醫古籍1000餘本txt格式電子書免費下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問中醫幾度秋涼》在線閱讀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小郎中學醫記)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七方”、“十劑”、“八陣”,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