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
“內外俱有養,則恬愉自得而無耗損之患,故壽亦可以百數。”——明·張景嶽《攝生篇·類經》
我們到醫院檢查身體,發現各方面的指標沒有問題,醫生就會讓你回家,認為你身體沒事。但是你自己會感覺身體不舒服。這種情況在中醫看來就不是健康態,是病態。
通過西醫的標準,我們並不能判斷出來到底是身體的哪裡出了問題。但是通過中醫的健康標準,我們就能知道是身體的哪裡出現了病症。下面是從中醫角度來定義的人體各個表面徵象的健康標準,大家可對照進行健康自檢。
皮膚——飽滿、有光澤
皮膚、頭髮、身材,是現在美容界最關心的三個方面,也是能看到的身體最直觀的外在表現。
皮膚的表現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望診。望診望的是氣,我們通常說一個人的氣色很好,說的就是皮膚的光澤度、透明度和色澤。身體好,皮膚就飽滿,氣血就充足,看著就有光澤。皮膚不好,臉色就會顯得差一些。
大部分女性對皮膚都比較關注,有些人把皮膚打理得很乾淨,但是從遠處看,皮膚卻顯得很髒,好像沒洗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並不是她的皮膚沒洗乾淨,而是內在的氣血不充實。(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氣血不充實,人的臉色就會顯得晦暗,遠遠看來就好像沒有洗乾淨一樣。中醫把這叫做面色無華,就是指皮膚氣血不好。
頭髮——黑、柔順
中醫認為頭髮健康有兩個標準:第一是柔順。柔順代表這個人的氣血比較和順。第二個是顏色要黑。頭髮烏黑代表這個人的氣血比較充足,肝腎得養。符合了這兩點,就表示這個人比較健康。
身材——符合遺傳與體重標準
其實這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健康與否的標準。健康關鍵要看一個人的身材和身體的整體比例,還包括一些遺傳因素。那麼身體和體重的標準以什麼來衡量最好呢?以個人的感受衡量最好。
有的人身體很胖,但是他的動作非常靈巧,這樣的人健康就沒有問題。有的人身體雖然瘦,但是他的動作非常笨拙,這樣也是不健康的。所以說,只要自我感覺身輕體健,行動敏捷無礙,即是健康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感覺當中,特別是對身體的感覺。所以說中醫對於人體的概念,大多數是通過自我感受來判定的,而不是單純地通過指標。
牙齒——光澤、細膩
中醫講“齒為骨之餘”,就是說人體的腎氣通過牙齒表現出來。我們都知道牙齒如果潔白光澤堅硬、表面晶瑩細膩的話,說明這個人腎氣足,這也是長壽的一種表現。假如說一個人的牙齒枯黃,而且很早就出現問題的話,說明這個人腎氣不足,代表這個人的能量、物質基礎差。
在古代,人們看孩子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長壽,有兩個標準,第一個就是看頭髮;第二個就是看牙齒。這種判斷標準在明、清代宮廷裡比較常見。因為皇家在把江山傳給後代的時候,首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繼承人的身體一定要好。
眼神——靈活、有定力
眼神是一個人有無精神的外在表現。評判標準是看一個人的眼神是否有定力,是否專注、靈活。
腎氣虛的人的眼神是外散的,遊離不定的。
肝氣虛的人的眼神容易發澀。
現在有很多白領,尤其是IT行業的,很多人都用眼過度。用到後來眼睛就不好了,目光呆滯無神,實際上是把神都散開了。肝開竅於目,用眼太多把肝氣給損傷了。
只要是用眼過度,睡眠就不會太好,身體就容易累,這都是神氣外散。
聽力——細聽針聲
腎開竅於耳,聽力的好壞是判斷身體好壞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我們都知道,人老了會有兩種外在表現特別明顯,就是眼花和耳聾。人如果健康的話,眼神是專注的,耳朵也可以聽到很細小的聲音。
聽力不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通過補充腎氣的方法,就可以增強我們的聽力。通過練習,可以達到在一個大會議室中,有一根針掉到地上的微細聲音都可以聽到。當練到這個程度的時候,腎氣就充足起來了,身體就好了。
呼吸——深長、丹田氣
我們每天都在幹一件事情,那就是呼吸。假如說一個人不呼吸了,生命也就結束了。所以說,呼吸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非常重要。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所有的器官都停止了活動,呼吸和心跳是不會停止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呼吸有很大的區別,我們觀察嬰兒的呼吸,是用丹田,也就是小腹在呼吸的,好像他從鼻子裡吸進氣之後可以直接進入丹田一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過了12歲之後,按照道家的說法,陽氣就開始破了。破一分陽氣,呼吸線就短一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呼吸線會越來越短。人到中年之後,大多數的呼吸只能到胸,在胸口這塊兒就沉不下去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尤其是女性,過了40歲,大多數呼吸只能沉到胸口,這就說明氣血不流暢了,不足了。這是在提示你,身體出問題了。
到老年的時候,呼吸會越來越差,表現有兩點,一是呼吸的聲音比較粗重;二是呼吸的深度不夠。如果有這兩點,就說明身體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在以後的章節裡我會告訴大家,如何通過鍛鍊把呼吸線變長。呼吸線變長,人的壽命也會變長。
而瀕臨死亡的人的呼吸,則是非常短促的。我以前在醫院工作的時候,送走過一些瀕危的患者。這些患者到最後關頭基本都是用喉頭在呼吸,呼吸非常短促。這樣的呼吸表明他身體的元氣已經不足了,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吊著一口氣”,隨時都有可能停止呼吸,非常危險。
聲音——五音俱全、洪亮、寬闊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五音不全”,用來形容一個人唱歌容易走調,掌握不好譜子。
實際上,在古代對於聲音有一個恆定標準。“五音”所對應的就是“五臟”,“五臟”對應的是“五行”。“五音”是“宮、商、角、徵、羽”,對應的是“肝、心、 脾、肺、腎”。好的醫生聽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大概就能知道他的五音裡哪一個音色不夠,也就知道了對應的哪一個臟腑的氣不足。
有人在熬夜之後,第二天聲音就沙啞、乾癟了,這是因為熬夜傷腎。人在生氣的時候,聲音就會變細。這時候“宮”音就不足,中焦的氣就不足。
還有很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說話沒有底氣,感覺就是在胸口說,臟腑的氣上不來。這說明什麼呢?也是說明中焦的元氣不足。
所以,一聽聲音,我們就能把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聽出來。
筋骨、下肢、足底——柔軟、溫暖、氣沉湧泉
我們都知道“人老腿先老”,筋骨、足底和下肢這三者是連在一起的。“人老腿先老”中,“腿老”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什麼呢?就是腿發硬、發冷。人在小的時候,筋骨都是特別柔軟的,非常有韌性、彈性,摔到地上也不容易骨折。
人老了之後,骨頭就開始變硬了。這並不是說他骨頭的硬度增加了,而是說他的筋骨不柔軟了,所以很容易骨折,而且骨折之後不容易痊癒。還有一個表現就是腿特別僵硬,下肢、腳底板開始變涼,這都是通過筋骨表現出來的身體不好的症狀。
通過鍛鍊身體,可以把腿上的筋變得柔軟,腳永遠保持溫暖的狀態,這就達到了氣沉湧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看生活中的老年人,凡是從五六十歲足底開始發涼的人,大多數壽命都不長。凡是經常走路,腿腳很好、足底溫暖的老年人,通常壽命都很長。
心態——無雜念、開朗、常笑
小孩在3歲以前,慾望沒有特別重的時候,心態是開朗的。據美國醫學家統計,3歲之前的兒童,1天平均笑170次,他活在一個比較歡暢的氣氛當中。
而成年人呢,1天平均只笑7次,這是國際上的標準。中國人可能笑得要更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習慣板著面孔,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就是比較嚴肅、莊重。
既然知道了如此,我們就應該經常微笑,讓氣血降下來。人在笑的時候,太陽膀胱經就放鬆,一放鬆,氣就往下沉。人只要繃著臉,氣就往上走。所以,臉部肌肉僵硬的人,老年之後得腦卒中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40%。而開朗常笑的人,就比較容易長壽了。
所以說,養生首先一點就是心態要端正,一切迴歸自然、平和,身體才能好。就像孟夫子曾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充達的。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