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確實,晨起後上廁所不僅可以痛痛快快地排洩,還是觀察排便情況的最佳時機。
但如果排便時出現以下表現,就要警惕是疾病,甚至腸癌來臨的徵兆——
被腸癌盯上的人,上廁所都有這4個表現!
排便習慣改變
如果發現自己之前排便很規律,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裡,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卻十分頻繁,或者是之前都是每天排便一次,一段時間內卻突然改成每天去廁所三五次,這時就要特別小心了,很可能是腸癌盯上你了。
出現血便
很多人發現自己有血便時,卻會誤以為是痔瘡導致,並不在意。
然而,有時候這些情況會包含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信號。
因為糞便在通過已有癌症的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從而引起血便。如果持續出血,還會導致貧血。
持續腹瀉
如果是因大腸癌導致的腹瀉,常常水性糞便中還混雜著血液,排便後還有糞便殘留的感覺,同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反覆發生。
像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通常幾天內就會好轉痊癒。但是,如果未痊癒的情況持續很久,就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潰瘍性大腸炎或大腸癌。
糞便很細
如果是平時排的糞便較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的糞便,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大腸癌導致的。
因為腫瘤一旦變大,就會影響糞便排出,使之變細,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是感覺想排又排不乾淨。
總之,一旦出現以上表現,不要覺得是小事,最好及時去醫院做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發現早期腸癌最直接的手段
此外,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病變,還可以直接在腸鏡下進行切除,治療效果更佳。
這也是腸鏡健康檢查的另一意義,即能發現並內鏡微創處理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變。
根據《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以及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公佈的《結直腸癌早診早治技術方案》,可分為——
一般人群:推薦50歲開始接受大腸癌的篩查,一般每5~10年進行一次檢查,檢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隱血和腸鏡。
高危人群:提前到40~45歲左右開始接受大腸癌的篩查,平均每3~5年接受一次檢查。
④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瀉、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
遠離腸癌,除了早發現,還要注重預防。而腸癌是種“富貴病”,要預防其發生,關鍵是邁開腿、管住嘴,注意生活細節——
遠離腸癌,3個細節要注意
大部分大腸癌的發病都和飲食密切相關。建議大家日常飲食應該做到葷素搭配、粗細結合。
平時少吃高脂肪食物,減少醃製、煙燻食品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現代人大多缺乏運動,而長期缺少運動,腸道蠕動會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會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這些都增加了腸癌的發病危險。
因此,建議大家平時應適當運動,防止肥胖,這樣有助於遠離大腸癌。
菸草燃燒能夠產生很多致癌物質,有一些物質會留置在鬍鬚、嘴唇、口腔裡,通過食物進入消化道,長期可能導致基因突變,產生癌變。
高濃度乙醇可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質變性,從而增加腫瘤的發生概率。
因此,建議大家摒棄吸菸、飲酒等不良習慣,以降低大腸癌的患病風險。
以上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下圖中藏了幾個字,
編輯:violet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