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當公曆2月19日前後,為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雨水是正月的中氣,字面上看有兩層含義:一是大氣降水的形態由冬季的固態降雪為主轉為以液態降雨為主了;其二是自“雨水”節氣之後,天氣逐漸回暖,南方暖溼氣流勢力漸強,降水量也逐漸增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雨水節氣後,萬物開始萌動。《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人與天地相應,身體的氣機也會不由自主地春意萌動起來。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雲:"地氣上為雲,天氣降為雨"。雨水是立春地氣出於地面達於天上之後,第一次降回地面。雨雖然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實際上正是從地面蒸騰到天上的雲氣降溫而成。所以《內經》又說:雨出地氣。《易經》乾卦彖辭雲:"雲行雨施,品物流形",這雲雨正是天地間生氣流佈之象,所以雲雨過後,萬物的種子就要破土發芽了。
帶著天陽的雨水回落到地表滲入地面潤澤灌溉,去年秋冬埋入地下的種子因雨水氤氳開始生根,至下一節驚蟄出於地面,而開始萌芽。
再後春風拂面,溼氣蒸發,地面開始乾燥。至於春分而陽氣達於天上,春風大起,草木大盛,一年的溫熱季節就又逐漸來臨了。
雨水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已達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在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地區氣溫已超過10℃,但華北平原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在這樣的氣候背景下,黃淮平原及其以南地區自然降水多呈液態形式,而華北平原有時仍會雪花紛飛,但都預示著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是重要的"滋陰"季節,就大田來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多。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常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充分體現了春雨貴如油的俗話。
雨水節氣一過,農民們就要結束一冬的閒散忙於春耕了。
雨水滋潤大地之際,人也需要天然糧油滋潤
菽源坊特優惠五日,以供大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