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不好?東垣“風燥昇陽藥”助你一臂之力


王國三



中醫寶典


關注中醫寶典公眾號,每日更新!>>>

中醫古籍1000餘本txt格式電子書免費下載

中醫實用技術叢書(全10卷 高清版)免費下載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 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曾仕強《易經的智慧》視頻 【免費獲取】

導讀:王國三先生是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醫之一,先後跟隨嶽美中、蒲輔周、趙錫武、郭士魁、徐季晗、王樸誠等前輩學習。王老效法東垣、重視脾胃,對李東垣的用藥研究深入,本文是王老就東垣《脾胃論》中應用風燥昇陽類藥物的歸納和闡述,特此推送,以饗讀者。

風燥昇陽類藥物,具有升清陽,降陰火,祛風勝溼的良好作用,是脾胃病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

因飲食勞役,損傷脾胃,升降浮沉之機紊亂,水谷之精微不能上升以奉養心肺,血液不能輸佈於臟腑百骸,營養全身,反下流於腎肝,而飧洩不止,下焦陰火必乘勢上僭,助心火刑肺金而乘脾土。五臟皆病,六腑隨之。

因此,清陽不升,陰火上逆是病理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李東垣制甘溫補脾胃元氣的法則,通過益元氣,達到升清陽降陰火的目的,然而甘溫類藥物必須有風燥昇陽藥物的配伍,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風燥昇陽類藥物,氣輕味薄具有升發之性。

既可引甘溫之藥入脾胃二經以補益元氣,又可推動甘溫之藥產生功能,潛降陰火,而且風藥可以消除困脾之溼,祛散外來之邪。

因此,風燥昇陽類藥物在《脾胃論》中佔有重要位置。全書63張方劑中,有32張方劑分別應用了升麻、柴胡、羌活、獨活、防風、葛根等藥,現分述於下。

 一、升麻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入脾、胃及肺、大腸經,能昇陽散熱。脾胃氣虛,清陽下陷,必加升麻,升舉下陷之清陽,還於脾胃。

東垣對藥物用量研究至細。

治療脾虛溼困,谷氣下流,濁邪不降,陰火炎上之調中益氣湯,升柴並用,升麻為引藥,故小其量用二分,柴胡助升麻升發太陰、陽明、少陽經之陽氣,資助甘溫藥,引下陷之清陽復於中州。

中氣素虛,又為暑溼之邪所侵,脾運失常,怠惰嗜臥,身熱煩渴,自汗身重,不思飲食,脈象洪緩者,當清暑益氣

雖元氣損傷,但暑邪為急,急則治其標,故不用補中益氣先治本,而用清暑益氣治其標。

升麻之用,取其解散肌表熱邪,故增其量為一錢,又風能溼,助淡滲之藥消除困脾之溼,且升、葛並用,以升發清陽之氣致津液,清升濁降,邪去正復。

若血虛或胃虛而又貪食生冷,抑遏陽氣於中焦,東垣取“火鬱發之”的治則,用昇陽散火湯

升麻引諸藥入足陽明,亦大其量用五錢,以發散抑遏於中焦的鬱火,邪火消散,脾胃即可復其健運之常。

脾胃虛弱,元氣不足,遇夏又為暑熱所傷,陰火熾盛,肺為熱灼,日久煎熬,陰陽氣血俱不足,或陰虛而熱厥,或陽虛而寒厥,但終以中氣損傷、清陽下陷為本,故用黃芪人參湯

甘溫補氣昇陽,升麻六分,取其引甘溫之藥升發陽氣,潛降陰火。清氣升,濁邪降,暑熱去,元氣自復。

升麻在脾胃論中雖有24個方劑應用,但其類型不外如此。隨病情之不同取其不同作用,用量與配伍亦隨之各異。

調中益氣湯以為引藥,與柴胡為伍,均用小量;

清暑益氣湯主要取解肌表之熱邪,增其量且葛、升並用;

昇陽散火湯取其發散鬱火,故用量最大且與大隊風藥相伍;

黃芪人參湯取其引甘溫藥升發陽氣,潛降陰火,故獨用六分。

從此可看出東垣對於升麻的應用,均嚴格掌握其用量。

 二、柴胡  

柴胡味苦微辛,性平微寒,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經。昇陽散熱,條達肝膽鬱氣。

少陽主行春令升發,柴胡引少陽經脈上行,生髮脾胃的陽氣,滋養春令和暢之氣,是生髮萬物的根本。

若誤服苦寒藥太過,戕伐中焦生髮之氣,使清陽抑遏於下,春令不行,陽氣不能通上竅,熱邪壅滯,白眼紅,多眵淚,癮澀難開但不痛。

東垣知其非為實熱,不用苦寒瀉火,以清陽出上竅,目得血而能視,故用助陽和血補氣湯

除和血補氣外,以柴胡配伍大劑風藥,升清陽散風熱開上竅,則眼病得愈。

脾虛氣陷又肝鬱氣滯,而脅下痛或脅下急縮者,當於補中益氣湯加重柴胡用量,以疏達肝氣。

肝脾不和,木失條達,脈弦,大便不通,心下痞滿者,加柴胡、甘草,條達肝木之鬱,甘緩脾土之急,再加黃連消痞滿則病除。

肝氣鬱滯,兩脅及腹部痛甚者,亦可加柴胡、甘草疏肝緩急止痛。

昇陽除溼湯,柴胡與升麻相伍,用以升下陷之清陽。

脾胃虛弱又為溼邪所困,濁邪上逆,陽氣下陷,春升之令不行,生長之用陷於殞殺之氣,故飲食不思,腸鳴腹痛,洩瀉無度,四肢沉困,小便黃。

雖便黃而非暴迫下注之熱瀉,以水液盡從大便出故爾。一虛一實治法迥殊,不用清熱淡滲而以昇陽除溼,溼去則濁邪除,陽升則中氣變。

柴胡的應用於此可見。

 三、羌活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足太陽膀胱,兼入肝腎,取其祛風勝溼,助陽通經之功。

脾胃虛弱,大便不通,非血結、血秘,潤腸通便藥不效,此風秘也,必腸鳴、腹脹、排氣,停他藥,用羌活配防風各五錢,水煎空腹服下,清氣升,濁氣降,大便必通,止後服。

若風溼之邪相互搏擊,一身盡痛,用羌活配伍防風、藁本、升麻辛溫發散,以風勝溼,勿用五苓助陰。如病去身痛消失,勿再服,以諸風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

夏季暑溼之邪內侵,少氣不足以息,服清暑益氣湯,氣猶短促,為胸膈肌表被寒邪所襲,陽氣不得伸,當宣發衛陽,加羌活、獨活、藁本少量,升麻多量,柴胡次之,以升發陽氣,黃芪加倍,以助衛散表。

中氣不足,溼熱之邪乘侮肝腎兩經,氣短身重,小便短赤,如炎夏已去,病氣減退,滲溼清熱的藥則不必用。

如時令變更,秋燥之氣行,溼乃盛,身重氣短,小便黃澀,且頭目眩暈,四肢麻木的風症未退,東垣用除風溼羌活湯

羌活一兩為主藥,配伍防風、獨活、藁本、升麻、柴胡、川芎等風藥,昇陽祛風勝溼,再補氣淡滲清熱,邪氣盡去,則諸症悉除。

胃風湯證之可食而四肢麻木,牙關緊急抽痛,眼掣動,為胃陽不振,升降失調,鬱而生風。

故用羌活配伍能達太陽、陽明經頭面部的風藥,祛風勝溼,溫通經絡,再加升、柴、葛根升散宣發,引清陽之氣上行,再加補土瀉火藥,使風除絡通,清升火降,以收全功。

 四、獨活  

《脾胃論》二活都予採用,羌活味薄氣清,功專上升,有助發表之功。所以論中11見,凡脾胃虛弱,清陽下陷,又風溼之邪侵入足太陽經遊於頭身而發病,均在所必用。

獨活用的較少,未予列入,因都與羌活同用,故附此提及。

雖然獨活也可以祛除風溼之邪,但氣濁下行,入足少陰腎經,故以治下焦伏風留溼為主。

如昇陽益胃湯用以治溼熱之留滯;

羌活勝溼湯用以祛除足太陰經之伏風留溼;

除風溼羌活湯用以治療留於下焦之溼熱;

昇陽散火湯用以治火鬱於內等均是。

論中雖然4見,但都與羌活升柴為伍,有上有下,相須為用,助陽上升與祛風勝溼之力更強。

防風、葛根…

本文選摘自《中醫臨床家王國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4年3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醫古籍1000餘本txt格式電子書免費下載

【中醫寶典App】免費下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問中醫幾度秋涼》在線閱讀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小郎中學醫記)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七方”、“十劑”、“八陣”,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